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暗算晴雯的人是谁 > 第24章(第2页)

第24章(第2页)

这个理由说得出口,也行得通,起码在我们这儿。

然而,我想起父亲——对父亲来说,什么是他不上班的理由?在我的记忆中,我找不到父亲因为什么而一天不进红墙的日子,一天也没有。

哪天我们要是说,爸爸,今天你请个假吧,妈妈需要你,或者家里有什么事,需要他一天或者半天留在家里。

这时候父亲会收住已经迈出的脚步,站住默默地想一下。

你虔诚地望着他,希望用目光争取把他留下来。

但父亲总是不看你,他有意避开你的目光,看看手表或者天空,犹豫不决的,为走还是留为难着。

每次你总以为这次父亲也许要留下来了,于是你上前去,接过他手中要戴还没戴上的通行证,准备去挂在衣帽钩上。

就这时,父亲似乎突然有了决定,重新从你手中夺回通行证,坚决地对你说:&ot;不,我还是要去。

&ot;总是这样的。

父亲要拒绝我们的理由总是简单,却十分有用,而我们要挽留他的理由虽然很多,却似乎没有一个有用的。

就是母亲病得最严重,不久便要和他诀别的那几天,父亲也没有完整地陪过母亲一天。

我的母亲是病死的,你也许不知道,那是你来这里前一年1的事。

母亲的病,现在想来其实很早就有了症状的。

我记得是那年春节时候,母亲便开始偶尔地肚子疼。

当时我们没有多想,母亲自己也没把它当回事,以为是一般的胃病,疼起来就喝一碗糖开水,吞两片镇静剂什么的。

疼过后就忘了,照常去上班。

听说母亲开始是在省机关工作的,嫁给父亲后才调到这单位,却不在总部,在另外一个处,有十几里路远,一天骑自行车来回两趟,接送我们上下学,给我们做饭洗衣,十几年如一日的。

说真的,在我印象里我们这个家从来是母亲一个人支撑着的,父亲对家里的事情从来是不管不顾的。

你知道,家属院区离红墙顶多就是四五里路,走路也就是半个钟头,但父亲总是很少回家来,一个月顶多回来一次,而且总是晚上回来第二天早上就走的。

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是父亲很久没回来的一个晚上,当时我们都在饭厅吃饭,母亲的耳朵像长了眼睛似的,父亲还在屋子外头几十米远呢,我们什么都没觉察到,母亲却灵敏地听见了,对我们说:你们爸爸回来了。

说着放下碗筷,进了厨房,去准备迎接父亲了。

我们以为是母亲想爸爸想多了,出现了什么幻觉,但等母亲端着洗脸水从厨房里出来时,果然听到了父亲走来的沉重的脚步声……在家里,父亲总是默默无言,冷脸冷色的,既不像丈夫,也不像父亲。

他从来不会坐下来和我们谈什么,他对我们说什么总是命令式的,言简意赅、不容置疑的。

所以,家里只要有了父亲,空气就会紧张起来,我们变得蹑手蹑脚,低声下气的,惟恐冒犯了父亲。

只要我们惹了父亲,让他动气了,发火了,母亲就会跟着训斥我们。

在我们与父亲之间,母亲从来都站在父亲一边,你说怪不怪?我可以说,作为丈夫,父亲比世上所有男人都要幸福,都要得到的多。

母亲的整个生命都是父亲的,就像父亲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红墙里一样,母亲则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父亲,献给了她的迷醉在红墙里的丈夫!我一直没能对生活,对周围的一切做出逻辑的理解,你比方说母亲,她似乎天生是属于父亲的,然而母亲嫁给父亲既不是因为爱,也不是因为被爱,而仅仅是&ot;革命的需要&ot;。

母亲说,以前父亲他们单位的人,找对象都是由组织出面找的,对方必须经过各种政治的、社会的、家庭的、现实的、历史的等等审查1。第37‐‐39节  第37节:尴尬和狼狈

母亲嫁给父亲就是组织安排的,当时母亲才22岁,父亲却已经30多了。

母亲还说,她结婚前仅仅和父亲见过一次面,而且还没说上两句话。

我可以想像父亲当时会多么窘迫,他也许连抬头看一眼母亲也不敢。

这是一个走出红墙就不知所措的男人,他不是来自生活、来自人间,而是来自蒸馏器、来自世外、来自隐秘的角落,你把他推出红墙,放在正常的生活里,放在阳光下,就如水里的鱼上了岸,会如何尴尬和狼狈,我们是可以想得到的。

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后母亲便和父亲结婚了。

母亲是相信组织的,比相信自己父母亲还要相信。

听说当初我外婆是不同意母亲嫁给父亲的,但我外公同意。

我外公是个老红军,自小是个孤儿,14岁参加革命,是党把他培养成人,受了教育,成了家,有了幸福的一生。

他不但自己从心底里感谢党,还要求子女跟他一样,把党和组织看得比父母还亲。

所以,母亲从小就特别信任组织,组织上说父亲怎么怎么地好,她相信;组织上说父亲怎么怎么了不起,她也相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