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三次,“剑壁”一次,武器之“剑”犹有一百零三次之多。
“属于剑的“铗”出现了一次、“吴钩”一次、“吴鸿”一次、“湛卢”一次、“干将”一次、“莫邪”一次、“青萍”两次、“秋莲”两次、“霜雪”两次、“匕首”三次、“龙泉”四次。”
“总计,“剑”字共出现了一百一十八次。”
数据统计一出,评论区的文人对李白又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太白也如此喜欢剑?这的确是我没想到的。”
“能吟诗能挥剑,这才是真正的“诗仙”!”
“呜呜只有我觉得太白佩剑好浪漫吗?腰间一壶酒,手持三尺剑。”
“太白这种“谪仙”正当如此!侠义之气配上太白当真是绝配。”
“诗中仙,酒中仙,剑中仙,“谪仙人”评价名不虚传。”
一个在诗中多次提到“剑”的人,又怎么会没有一颗任侠之心呢?
“这首最能体现李白任侠之心的诗叫做《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我最爱读太白的诗了啊啊!这也太棒了吧?不愧是太白写的《侠客行》,看得我热血沸腾!”
“其实我在听到仙师读标题的时候,我就感觉已经已经燃起来了!”
“这前两句虽然只是描写装束,兵刃,坐骑,但在我脑海里,侠客的形象已经出现了。”
“这是何等技艺高超的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侠客应该就是太白心中的形象了吧?“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武功高强又潇洒。”
“太白对此等侠客也是歌赞不已,“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评价已经说明了答案。”
“年少时谁不向往侠客呢?哪怕是太白也不能免俗吧。”
“我倒是觉得,太白写这首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内心。”
“诗中虽然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太白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他的自我写照,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入朝则辅安社稷,出世则仗剑游山。”李白在看了这么多介绍后,也明白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
“有不少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