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两人都不说话。一回到家,青铜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奶奶和爸爸、妈妈。
妈妈对葵花说:&ldo;为什么不跟家里说?&rdo;
葵花说:&ldo;我不喜欢照相。&rdo;
妈妈叹息了一声,鼻头酸酸的,把葵花拉到怀里,用手指梳理着葵花被风吹得散乱了的头发。
这一夜,除了葵花,青铜一家人都睡得不安心、不踏实。说不委屈这孩子的,还是委屈了她。妈妈对爸爸说:&ldo;家里总得有些钱呀。&rdo;
&ldo;谁说不是呢。&rdo;
从此,青铜一家人更加辛勤地劳作。年纪已大的奶奶一边伺候菜园子,一边到处捡柴火,常常天黑了,还不回家。寻找她的青铜和葵花总见到,在朦胧的夜色中,奶奶弯着腰,背着山一样高的柴火,吃力地往家走着。他们要积攒一些钱,一分一分地积攒。他们显得耐心而有韧性。
《芦花鞋》5(1)
青铜一边放牛,一边采集着芦花。
这里的人家,到了冬天,常常穿不起棉鞋,而穿一种芦花鞋。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是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只暖和和的鸟窝。土话称它为&ldo;毛鞋窝子&rdo;。冬天穿着,即使走在雪地里,都很暖和。
收罢秋庄稼,青铜家就已决定:今年冬闲时,全家人一起动手,要编织一百双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卖去。
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
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钻进芦苇荡的深处,挑那些毛绒绒的、蓬松的、银泽闪闪的芦花,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头年的不要,只采当年的。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芦荡一望无际,芦花有的是,但青铜的挑选是十分苛刻的。手中的布袋里装着的,必须是最上等的芦花。他要用很长时间,才能采满一袋芦花。
星期天,葵花就会跟着青铜,一起走进芦苇荡。她仰起头来,不停地寻觅着,见到特别漂亮的一穗,她不采,总是喊:&ldo;哥,这儿有一穗!&rdo;
青铜闻声,就会赶过来。见到葵花手指着的那一穗花真是好花,就会笑眯眯的。
采足了花,全家人就开始行动起来。
青铜用木榔头锤稻草。都是精选出来的新稻草,一根根,都为金黄色。需要用木榔头反复锤打。没有锤打之前的草叫&ldo;生草&rdo;,锤打之后的草叫&ldo;熟草&rdo;。熟草有了柔韧,好搓绳,好编织,不易断裂,结实。青铜一手挥着榔头,一手翻动着稻草,榔头落地,发出嗵嗵声,犹如鼓声,使地面有点儿颤动。
《芦花鞋》5(2)
奶奶搓绳。奶奶搓的绳,又匀又有劲,很光滑,很漂亮,是大麦地村有名的。但现在要搓的绳不同往日搓的绳,她要将芦花均匀地搓进绳子里面去。但,这难不倒手巧的奶奶。那带了芦花的绳子,像流水一般从她的手中流了出来。那绳子毛茸茸的,像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