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穿越正妻不下堂 > 第41章(第1页)

第41章(第1页)

前院当值的婆子们听说二奶奶要过来,早把小厮们打发了,叫他们远远地避开,不许冲撞着。等到了周天海的书房,郭嬷嬷又叫人取了纱屏来,叫姜玉春坐在里头,丫头们也都隔着屏风站着,这才满意了。

莫少青领了信,进了书房,一抬头恍惚瞧见有几个插金带银、身穿红绿衣裙的人在屏风后头,不由地唬了一跳,连忙低下头来。周天海在主位坐了,笑着说道:&ldo;刚才在里头正好和二奶奶说起河南、山西、湖南三地盐引之事。二奶奶说我应该先安徽坐稳再考虑扩充之事,你怎么看?&rdo;

莫少青听着话里的意思,猜度屏风后头坐的人应该是二奶奶,连忙请了安,方才回道:&ldo;少青觉得二奶奶说的有道理。汤家之所以敢挑唆李家纵火烧我们的船,第一个是因为眼红安徽地域的盐引,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根基不稳,他敢对我们下手。&rdo;

周天海听他说的和姜玉春说的意思基本一致,便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讲下去。莫少青又说道:&ldo;如今正是走盐的时候,除了买盐要花银子,各种费用以及要交的税也是不少费用。二爷往年赚的银子今年基本上都投在了安徽这块,又刚买了李家的园子,手头上能用的闲钱也就一二十万两银子。在这个时候如果盲目抢购河南等地引窝,一旦出现银钱不足的情况,不但新的生意没办法开拓,反而到手的安徽这块地盘都容易被他人趁虚而入。虽说引窝是固定的,是盐商的特权,但只要我们一遇到银两不足、无法支付税费的情况,官府会很轻易地将引窝收回,转卖他人。再者说,二爷这次在安徽的引窝上斥下巨资,一时半会抽不回钱,如果再买河南等地的引窝,负担就太大了。我的想法是,这些地方的引窝可以买,但如果要买就选一些地段好的小县镇,不自己亲自运盐,而是转卖给那些没有引窝的商人。等二爷银钱充裕了,再收回来自己做。&rdo;

&ldo;你和二奶奶想法差不离,那就按你说的,选几个运输便利县镇,先把引窝买下来,尽量不惹眼。&rdo;周天海端起茶盏吃了口茶,&ldo;还有件事,你说这次的总商之位,我有没有机会博一博?&rdo;

莫少青道:&ldo;有道是有,不过我还是认为依照二爷目前的实力还做不稳总商之位。&rdo;周天海挑眉道:&ldo;我何尝不知,但如果能寻得李大人的支持,我就会比旁人多几分胜算。你要知道这总商之位讲究个子承父业,这空缺不是那么容易有的,除非像汤家这种情形才有机会另选总商,其他时候我们也捞不着这个便宜。&rdo;

莫少青笑道:&ldo;难道二爷忘了,张总商可是没儿子的,如今都五十开外的,想必也生不出儿子来了。&rdo;周天海道:&ldo;他不是早就过继了个儿子?听说如今已经十来岁了。&rdo;莫少青道:&ldo;那个儿子平常也不出来,总闷在家里头。上个月在吴爷那我见了一回,一说话先脸红,和大姑娘似的,人又不太机灵。将来即使继承了总商之位怕也是坐不稳的。而张总商如今已显老态,又时常多病,估摸着能撑个三年五载就算好的了。二爷不如在这几年内养精蓄锐,积攒实力,笼络人脉,到时去争张家的总商之位。如今这个叫那几个大盐商争抢去,他们彼此暗中算计,我们才好渔翁得利。&rdo;

姜玉春在屏风后头听了莫少青的分析,心里暗服,觉得他是个有眼界的,不贪图眼前的小利,反而看得长远,不由地赞许地点了点头。周天海也点头笑道:&ldo;我倒忘了他,无论什么时候要争这个总商之位,人脉都是最重要的。我想不如多联络一些同乡,遇事也好互相帮衬一些。&rdo;

莫少青忙说:&ldo;索性就拿这次买回来的引窝做引子,卖给没有固定引窝的安徽商人,二爷好趁机把他们笼络到自己名下,壮大自己的势力。&rdo;姜玉春听了心里一动,开口说道:&ldo;既然这么着,二爷何不建立一个安徽会馆,借着同乡联络情谊之名把在扬州做官盐生意的徽商联合起来,建立自己的势力。不管是有头有脸的巨商还是走街串巷的小贩,只要是同乡,走可以进去一坐。来的人多了,带来的消息就多,到时候二爷不用专门派人出去打听,这扬州城内的大小事就能了如指掌。&rdo;

此时虽然有会馆的概念,但还没有兴盛起来,仅在京城有那么家。在姜玉春对会馆的隐约印象只停留在联络同乡之谊、应对同行竞争这块,周天海对这个倒是十分感兴趣,同莫少青探讨起来。

姜玉春听的哈欠连天,见两个人说个没完,立马起身要回后院。周天海这边还有事没办完,只得让她先回去。莫少青见姜玉春要出来,连忙低着头侧在一边,听着脚步声跨出门去才抬起头来。这时跟在姜玉春身后的一少女忽的回过头来,正好和莫少青双目对视,那少女羞的脸一红,低下头连忙快步跟了出去,只留莫少青站在那里怔怔地发呆。

34、姜玉春的三年计划

主仆几人回了屋子,做些针线闲话家常。姜玉春看着坐在炕上绣荷包的两个大丫头,心里一动,回头悄悄和郭嬷嬷笑道:&ldo;刚才听那莫少青说话条理清楚、头脑灵敏,倒是个不错的孩子。只是隔着屏风瞧不清模样,不知长的如何。&rdo;郭嬷嬷道:&ldo;我倒是听人提起过,说是个秀色夺人的俊朗后生呢。&rdo;

姜玉春一听秀色夺人,不禁有些懊恼,连声说道:&ldo;既然这么着我刚才应该看两眼才是,嬷嬷非得叫人隔上屏风,看也看不真切、瞅也瞅不清楚的,我瞪了半天眼也没瞧见莫少青的模样。&rdo;

郭嬷嬷听了脸上变了神色,连忙拿手握她嘴道:&ldo;我的二奶奶,这话也是混说的。你是内宅的奶奶,哪能随便瞧男人的。&rdo;姜玉春一偏头避过她的手,转头笑道:&ldo;哎呦,哪有那么大的规矩。那莫少青在外头虽然被人称一句莫爷,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家的人,倒不用像避讳外人一般。今日我到前院也二爷发了话的,偏您老人家还叫人搬了个屏风来,叫我在后头坐的好生不自在。你看扬州城内那些奶奶,哪个没抛头露面过,就连未出阁的少女到了春天也成群结队去郊外看花,去茶馆喝茶听戏,就您这么大的规矩。&rdo;

郭嬷嬷听了不以为然:&ldo;二奶奶是正经官家小姐出身,哪能和她们一样。&rdo;站在门口的柳儿听了忽然笑道:&ldo;我想起一件趣事:那日二爷跟前的留山找人传话,正好我得闲过去了。他回完事说街上流传一首诗,是打趣扬州小姐出门游玩的事的,我听了有趣就记下来了,&rdo;

姜玉春听了感兴趣地坐直了身子,忙笑道:&ldo;快念念!&rdo;柳儿先笑了一回,然后才说道:&ldo;扬州女儿忒风流,每到花朝镇日游,手弄白团不掩面,生来哪管见人羞。&rdo;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郭嬷嬷、杜妈妈连声说那些小姐没规矩,倒是姜玉春赞道:&ldo;这样活的才有趣,整日拘在家里头有什么好玩的。&rdo;

郭嬷嬷听这话越发不像,忙说道:&ldo;快别混说了,今日出去半日回来倒疯魔了。&rdo;姜玉春道:&ldo;倒不是疯魔了,只是见那莫少青让我想起一桩子事来。这莫少青说到底也算是我们家的人,学问样貌都好,办事也不差,你看看二爷遇到大事还要找他商议呢,可见是个能干的。我估摸着他也到了该婚配的年龄,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意中人。&rdo;

话音刚落,玉棋手里的针线不由地顿了一下,忍不住抬头看了过来。姜玉春倒没看她们这边,径自问郭嬷嬷:&ldo;你说给他说个什么样的人合适?&rdo;郭嬷嬷沉吟了片刻,说道:&ldo;纵使他做生意是一把好手,但毕竟卖身为奴,又无父母,高门大户攀不上,小门小户也未必愿意把女儿嫁给他。&rdo;

姜玉春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ldo;那些人有什么眼界,养出的女儿也畏手畏脚的,连我都瞧不上,何况在外头行走那么多年的爷们。真叫他娶个小门小户的女子做媳妇,我都觉得亏了他。依我说,我们家里的几个丫头就很好,生的齐整、性子又好,说话做事落落大方,又会针线又会管家,哪是那些小门小户的闺女能比的上的?回头叫思琴、玉棋、巧书、云画四个丫头都去瞧瞧,看有相中他的不?&rdo;

话音刚落,思琴、玉棋两个忍不住红着脸从炕上跳了下来,嘴里嚷嚷道:&ldo;二奶奶说闲话怎么扯到我们姐妹头上,听了好没意思的。&rdo;说着抱着针线撩起帘子都跑了出去。姜玉春指着她们的背影和郭嬷嬷、杜妈妈两人笑道:&ldo;你瞧瞧你瞧瞧,一个两个都反了天了,我还没说完呢就都跑了。&rdo;杜妈妈笑道:&ldo;这事不怪她们,哪有二奶奶这么说笑的,她们毕竟是姑娘家,脸皮都薄着呢。&rdo;

郭嬷嬷笑着没接茬,使了个眼色给站在内室门口的柳儿,柳儿伶俐,连忙将帘子放下,自己到外头去守着。

郭嬷嬷收了笑意,正色问道:&ldo;老奴斗胆问一句:二奶奶对这四个丫头怎么想的?&rdo;姜玉春见她问的严肃,也不好意思玩笑,认真说道:&ldo;他们四个都是可靠的人,这么些年伺候我也都尽心尽力。眼瞅着她们年龄一天比一天大了,我想着该帮她们寻个可以依靠终生的人才是。&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