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袁氏当国唐德刚百度 > 第70章(第1页)

第70章(第1页)

今次马英九之当选,就是台湾选民的政治智慧的集体表现。奇怪的是,这种政治家的远见,自私和短视的政客反而没有但是具有高度政治智慧的老百姓的眼睛却是雪亮的。这次三合一选举中所表现出来的,我们海外旁观,真不能不为我们的民族智慧,击节称叹。阿扁这位钦定的候选人,如来个压倒式的当选。天啊,吾将见铜驼于荆棘中矣。首受其害的阿扁自己不知也。

集体舍身跳崖的可怕

台湾如真的走向独立,我们怕的不是江泽民要动武;老江能搞几年?我们怕的也不是共产党要动武。在一部中国通史里,共产党又占几页?我们怕的是大陆上十二亿汉语民族,和海外五千万华侨,也要动武,而使老江和老共变成了他们的英雄(所谓时势造英雄),那就不得了也。但是动武解决不了问题,动武可以亡国、亡岛,可以造成万人坑,制造杀人犯。那如何得了!?我们看看今日波士尼亚的万人坑,能不触目惊心?有些朋友,尤其是教授圈内的朋友们,就诅咒今日中国日益看涨的民族主义,说它是可怕的万恶之源。我们要反对到底,千万不能加以鼓吹。这问题便是教授们&lso;主观&rso;的鼓吹或诅咒,和这个民族主义的&lso;客观&rso;底存在,完全是两码子事。事实上,台独运动之兴起,也是今日民族主义滥觞的一环。两者之间是有其恶性循环的关系,非可偏废也。

群众智慧胜过个体智慧

我们在海外做&lso;天朝弃民&rso;,已经做了一辈子。已故诗人刘若愚教授说得好,&lso;游子归来作外宾&rso;。胡服胡语,归化番邦,已经三代了。两岸弄得糜烂一片,干卿底事?但是究竟同宗共祖,血浓于水。见无辜同胞集体跳崖,不免为之心慌意乱也,不意一觉醒来,忽然看到小马哥香槟浇头,全岛大乐,万紧皆松,深觉宝岛上的民主政治,前途无限。在此紧要关口,台北选民所表现的成熟、沉着,和应变的集体智慧,真非同凡响。

记得数年前,我的哥大小友张旭成博士,回国竞选民进党立委,我们老朋友一致奋起拥张,笔者就曾引孟子的话,为满口&lso;吴三桂&rso;的旭成博士作点劝戒,说:&lso;其为人也,小有才不明君子之大道也。&rso;搞政治要更上层楼,张兄还要多读点中西两文明中的&lso;圣贤之书&rso;,变化变化气质,才能做政治家呢。想不到这次台湾三合一的选举之中,全体选民竟能集体的表现出若斯之&lso;政治家&rso;的涵养与风度,反为少数趾高气扬的个体政客之所不能,也真是大出意料,大出意料。

再回看民进党出山之时,旭日初升,是何等声势?但在这次三合一之中,竟为全民所背弃。真是奇怪吧?朋友,不奇怪也。此为我民族集体智慧,在不知不觉之中所表现出来之政治潜力也。何足怪哉?何足怪哉?袁世凯皇帝做不成,哪是小凤仙的男友,利用那几千杆破枪,打下去的呢?他是做皇帝不得人心,为全民所背弃,才灰溜溜地倒下去的呢!

民主政治家的起步

小马哥的胜选,还有另一个原因:(二)那就是台湾在经过多年的民主政治的实践,他们中生代的&lso;政客&rso;(politicians),已逐渐迈向成熟的民主&lso;政治家&rso;(statesanship)的境界。这次王建煊不着痕迹的舍身保马,便是这一境界的最高表现。上次总统竞选时,陈公子的表现,就差劲多矣。这不是陈履安不如王建煊,这是台湾政治运动渐次升级的结果。大的政治走向高层次,才会产生高层次的政治家来。愚最近阅报,知道柏杨自叹渺小,说他写作一生,只写出两片磁碟来。柏老有所不知,十年之后他会更渺小,因为他就只剩半片不到了。以前我就劝过胡适之先生,说&lso;水经注不能再搞了&rso;,但是他已经搞了二十多年了,怎能煞车呢?胡老师在水经注研究上的成就,今日如找个&lso;博士后&rso;用电脑来做,大概需要一年半载的工夫吧。时代的进步多么可怕。我国古法家说得好:&lso;时变而法不变者,乱。&rso;生在今日的高科技时代,时变而法不变,时变而头脑不变……,朋友,就不止于&lso;乱&rso;而已了。

台北人已非吴下阿蒙

这次台湾三合一选举,是成就了小马哥。使他亦步亦趋走向政治家之途。但在在下看来,最大的收获者,可能还是阿扁。阿扁之志不在台北也。阿扁是少有大志的。人家是志在总统呢。但是阿扁这次如果胜选了,他底挫折,必然会拖到下一次去发生。阿扁啊!这次塞翁失马,安知非尔之福?阅报知阿扁检讨败选的原因说是&lso;与外省人没有沟通好&rso;。话是说对了,但是只对了一半。须知,&lso;本省人&rso;如果全投阿扁的票,阿扁还是会当选的。这次投票何以还有那么多的本省人,不投本省籍的阿扁呢?这就是因为台北今日已不是台独人士心目中的&lso;台湾城市&rso;了。台北今日已是个享誉世界的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台北人早已不是只知在街头打人的、台独心目中那种&lso;褊狭&rso;的吴下阿蒙了。

法国大革命时,拿破仑瞧不起英国人,他认为久居小岛之上的英国人,心胸褊狭,目光如豆。所以他对英国人嗤之以鼻,说英国只是个&lso;小商贩的国家&rso;(anationofshop─keepers)。在十八世纪初年,路易十四时代的英国人确实如此。可是时至十九世纪,英国人走遍世界,见多识广,早已不是当年的&lso;小商人&rso;了。而拿翁时变而头脑不变,还以为伦敦人是吴下阿蒙,掉以轻心,他就被英国人活捉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