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罗汝才房县&ldo;受抚&rdo;的情况,史籍记载,罗汝才&ldo;受抚&rdo;后,&ldo;文灿会诸将大宴汝才等及所部于迎恩宫署,供费不赀。奏授汝才游击,分驻之于上庸、房、竹溪、保康。自言不愿受官领粮,愿为山农,耕稼自赡。而潜与献贼相应。&rdo;(54)&ldo;文灿檄令解散诸众,简骁壮从征立功。汝才不听。&rdo;(55)明政府郧阳抚治戴东星在奏疏中说:&ldo;曹操就抚,分插其众于房、竹诸邑。乃不从解散之令。且曰&lso;愿为百姓耕田&rso;,此目前盗铃之说耳。&rdo;(56)又说,&ldo;罗汝才诡占屯部,未尝放兵作田,此带刀以耘,一有勃稽,即挺而起耳。&rdo;(57)所以他极力主张乘机剿杀,&ldo;以臣愚计之,贼散则难追,合则易殄。今犹槛羊阱兽,围聚于二三百里之中,幸命理臣率邬郢之卒,督臣扫关陇之兵,乘其不意,衔枚疾至,打张燕于黑山,烧曹操于赤壁,岂不快哉!&rdo;(58)只是由于明廷当时&ldo;兵马俱以边警尽撤,仅有步兵数千,断非胜敌之着&rdo;(59),才勉强维持着抚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ldo;反动势力对于人民的民主势力的原则,是能够消灭者一定消灭之,暂时不能消灭者准备将来消灭之。&rdo;(60)明朝廷何尝不想利用张献忠、罗汝才等部在一个狭小的地方居而不流的形势,来个一网打尽,仅仅是因为满洲贵族军队拖住了它的手脚,实在无暇他顾,才只好俟诸来日。
从当时明政府房县知县郝景春留下的禀帖来看,罗汝才&ldo;受抚&rdo;时同当地官府订立了&ldo;无相侵害之盟约&rdo;,但他对总理熊文灿颁布的条约却&ldo;实款款违悖&rdo;(61)。罗汝才在&ldo;受抚&rdo;期间都干了些什么呢?据郝景春的报告是,&ldo;近各贼于初一日分派地土,将房县十五乡民居、民田公然视为己物,屯粮积草,为图储裕饷之计。&rdo;对附近穷苦百姓还&ldo;给予本钱,令做生意。&rdo;这就很自然地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出现&ldo;竞相信从&rdo;,&ldo;相率投入各营&rdo;的场面。郝景春明确地指出,罗汝才的受抚是假抚,&ldo;从此假抚之后,斗大房城已是若辈囊中之物,直待时以收之耳。&rdo;(62)
事实说明,罗汝才在&ldo;受抚&rdo;期间拒绝接受明政府的官职,不要粮饷,不放下武器,既不听从明政府的调遣,也不允许明朝官僚干预义军的内部事务。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没收了地主的田产,实行屯种积累粮草,招纳贫苦群众参加起义军,在人力和物力上为重新起义作了必要的准备。这就充分证明罗汝才在受抚期间没有放弃农民革命的立场。
注释
1《绥寇纪略》卷五。
2杨嗣昌:《杨文弱先生集》卷九。在这以前,崇祯九年春,吏科都给事中颜继祖题本内就提出:&ldo;灭奴先灭寇。逆奴负固,义在必讨。但以寇较之,奴尚隔藩篱,寇直逼堂奥矣;奴犹疥癣之疾,寇则膏肓之祟矣。&rdo;(见《明末农民起义史料》第一二○页)说明持这种&ldo;攘外必先安内&rdo;反动观点的人在明朝廷内颇有影响。后来在政策上体现为一面派人同满洲贵族秘密议和,一面对起义农民加紧围剿。
3杨山松《孤儿吁天录》卷二。
4《杨文弱先生集》卷四二。
5明朝末年,统治集团内部也有不少人认识到加派赋税起了为渊驱鱼的作用。例如,崇祯八年山西巡抚吴甡在一件题为《残黎望恩孔急议蠲万不容缓》的疏中说:&ldo;晋民有三苦:一苦于凶荒,无计糊口则为盗;一苦于追呼,无力完粮则为盗;一苦于杀掳,无策保全则为盗。此三苦不除,尽人皆盗,比户皆盗也,特有待而起耳。秦中覆辙,殷鉴不远。臣故曰:未来之盗无穷也。昔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繁;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臣三复为之流涕。虽然,此犹就居常言也。今观三晋之时势则尤可哀痛矣。卤寇交汇,兵荒洊至。臣尝行间目击有数千家之邑,竟日不见炊烟,但数间破屋,仰见天星而已。惟见白骨横野,一二老婺衰翁,奄奄气息不属而已。盖其庐舍已荡为黄埃衰草。问之,则曰某氏之居也,某死、某逃、某盗。田园已鞠为断葛荒葵,问之,某氏之产也,某死、某逃、某盗.臣欲招其复业任耕,则曰某死、某逃,某盗已若而年,逋赋已若而岁,业其业则赋其赋,有死不敢,况又无人可招,无力可耕乎?臣为之抆泪相对。及抵州县,则应比之里甲星稀,司府之催檄雨下,动曰崇祯四、五、六、七年之逋赋若干矣。捉一欠粮花户如获大敌,比至,朴之,枷之,抵死而无以应也,可奈何?则为晋之民者催科既无可催科,徒驱零星赤子殉之于敲朴之下而已;敲朴又无可敲朴,徒驱逋赋顽民尽之于潢池之中而已。为晋之官者考成既无可考成,徒令为法受过者束手而待参罚之至而已;参罚又无可参罚,徒令日暮途穷者灰心而待褫斥之及而已。&rdo;《柴庵疏集》卷十三。
6《杨文弱先生集》卷四二。
7《平寇志》卷三;《怀陵流寇始终录》卷一○。
8《杨文弱先生集》卷四三。
9李清:《三垣笔记》卷上。
10嘉庆《三水县志》卷十三,《编年》。
11《三垣笔记》卷上。
12《杨文弱先生集》卷一○,《兵饷遵旨熟商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