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导演对于这一次小品的播放还是非常满意的,至少看着台下那些百姓的捧腹大笑,他有一种欣慰感。
孟导演的小品有许多都是从市井间搜集而来的段子,所以这些小品就更加贴近中下层的百姓,甚至有许多搞笑点,他们都经历过。
第五个小品已经持续到了结尾。
在剧院的二层有个高台,这座高台只有剧院的管理人员和演员在特定的需要情况之下才能够使用。
孟导演此时就站在这二层的高台之上。
在孟导演的身旁,还有看得津津有味的熊孩子。
赵宣说道:“老孟,你之前说有个七天的培训,这就是你培训的结果?”
孟海看着下方仍然在持续进行的小品,他点了点头:“可惜时间还是有点短,有些人还是无法理会到这精髓。”
孟海这位孟夫子在十天以前开了一家培训机构,临时的培训机构。
他召集了归文郡的许多导演,也就是曾经在桂文郡排过戏,排过去的那些文化人,这些人有不少都是流落街头或者无家可归,被孟海瞧见,所以把他们带到了海宣剧院。
整个安阳郡说说唱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从事这一行业,失业的人也就很多。
这些人里面男女老少应有尽有。
孟海就开始向这些人讲解起了小品这玩意,并且还和这些人签约,这就相当于劳动协议,让这些曾经排过戏,唱过去的人为海宣剧院打工。
既然是打工,关于工资方面孟海一贯不克扣员工,虽说这个时代没有五险一金之类的东西,但是包吃包住的福利还是必须有的。
孟海就对这些人进行了一个临时培训,中间淘汰了许多人。
最终留下的只有二十三个人,23个人已经很多了,但是对于23个初学小品的人来说,人数还是少了一点。
此时的这23个人就在下方那些看小品的百姓之中,他们听着周围的百姓有时笑,有时闹,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孟海手撑着下巴,看着舞台上的演员弯腰行礼,表示此次会演结束,他也是一扭轮椅走下了看台。
之后是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孟还没有向这次前来观看小品的百姓收取费用,只是让他们在看完小品之后写下了他们的反馈意见,或者口述意见有专人记录。
孟海和23个人看着百姓们所反馈的意见,则是做起了总结与反思。
钱不够和思清风两个人也参与其中,这两个人也是无所事事,所以干脆也参与到了这么好玩的活动之中,只不过这两个人的任务大多数都是搬桌子,搬凳子之类的打杂。
值得一提的是,卓洛这些学生也被拉来做了苦力。
卓洛等人对于孟海的话,现在已经是坚决服从。
所以不论孟海说了什么,这些学生们都会去做。
当然,孟海真实的意图并不在此。
孟海还给卓洛等人布置了个作业,让他们自己排一场戏……
海宣剧院井井有条地发展。
孟海在海宣剧院一直待到下午时分,该商量该解决的问题,全部商量解决完,他又是急匆匆地跑回了县侯府。
县侯府。
在偌大的府邸之中,正有十几人围在一座凉亭边,这十几人手中又拿着各种木头器具,又拿着笔和图纸,一大帮人围在凉亭周围,似乎正在讨论些什么。
在这群人之中,站着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
他姓木,叫做木头。
这正是京城那位木家木匠的木头,木头跟随孟海前去千山郡,为当时的战局提供了许多的帮助。
自那件事之后,木头也被皇帝嘉奖,特赐白银数百两,也算是有荣耀在身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