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内容摘要 > 第50章(第1页)

第50章(第1页)

(四)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和入侵天津

咸丰六年九月(1856年10月)英国突然发动了对广州的攻击,其借口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国的官员和兵勇为捉拿海盗在一只名为&ot;亚罗&ot;的快艇上捕了十二个当水手的中国人。这只快艇的主人是中国人。为了便于走私,船主聘用一个英国人当船长,并曾向香港政府登记,但在出事时登记已经过期。英国方面竟认为,中国无权在英国船上抓人,还说,船上悬有英国国旗,被中国兵勇扯下了。因为是以这样的借口挑起的战争,西方的历史书上称为&ot;亚罗战争&ot;。两广总督叶名琛对这一事件采取了妥协态度,把被捕的水手都交给了英国人,并辩解说,当时船上根本没有英国旗。其实在这样一只暧昧的船上即使扯掉了一面英国旗又算得了什么事!

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据是如此薄弱,以至当时英国议会在应否为此而与中国作战问题上发生了激烈辩论。下议院通过了对于帕麦斯顿政府的对华政策的不信任案。帕麦斯顿解散议会,在新的议会中他得到了多数。帕麦斯顿早就有对中国进行一次新的战争的打算。马克思评论帕麦斯顿政府说:&ldo;战争已变成帕麦斯顿独裁的生命攸关的条件&rdo;。&ldo;他站在教士和鸦片走私商中间&rdo;,&ldo;跟圣洁的主教和邪恶的鸦片走私商走在一起的,还有大茶商,他们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从事鸦片贸易,因此热中于取消与中国签订的现行条约&rdo;1。很明显的,并不是因为有了亚罗船事件才发生这一次战争,而是帕麦斯顿政府需要发动对华战争,才有了这个所谓亚罗船事件。

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借口亚罗船事件向叶名琛发出了最后通牒,接着派出军舰三艘,闯入珠江口内,占领了几个炮台,并炮轰广州城。叶名琛虽然从来没有认真备战,但是广州的民间武力和一部分兵勇进行了抵抗。而且英国方面这时也还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广州,所以侵略军在骚扰了一阵后就撤退了。叶名琛立刻上报皇帝:&ldo;防御英夷获胜&rdo;。但这并不能使皇帝感到放心,上谕说:&ldo;此次已开兵衅,不胜固属可忧,胜则该夷必来报复。……当此中原来靖,岂可沿海再起风波&rdo;?1在清朝政府方面,力求同侵略者妥协了事,力求避免决裂,这是整个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特点。到了咸丰七年(1857年)初,听说英国派到中国来的新的代表正在途中的时候,上谕说:&ot;倘此次派来之人,尚讲情理,即应以理相接,勿使再有借口,俾得自为转圜。&ot;2他们不知道,这时,英国帕麦斯顿政府已经在国内完成了舆论准备,新派来的全权特使额尔金是带着军队来的,他所负的任务并不是&ot;转圜&ot;,而是要用武力来迫使清朝政府就范,达到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目的。

这时,法国的篡位的皇帝拿波仑第三也决定参加对中国的战争。法国人说,咸丰六年正月,有一个法国传教士(马神甫)在广西西林县进行传教活动,被地方官吏杀死。但西林县的知县否认发生过这样的事件。清朝官方并向法国人指出,按照条约外国传教士是无权到通商五口以外的地区去活动的。

在这一所谓&ldo;马神甫事件&rdo;发生后一年半,法国以此作发动战争的借口,派出了全权特使葛罗,率领它的远征部队与英国共同行动。

英、法政府又邀请美国合作,但美国政府决定不参加战争。在咸丰七年(1857年)春受任为驻华全权公使的列威廉奉行的政府训令是&ot;在一切和平的方式上同英、法两国公使合作&ot;3。根据这个方针,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是以劝和者的姿态支持持械行凶的强盗以达到共同分赃的目的。

以英国为首的这次战争虽已一切准备就绪,但是咸丰七年(1857年)下半年印度军队爆发民族起义,以至不得不调用额尔金率领到中国的军队去印度,所以对中国的战争又延迟了一些时候。在咸丰七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广东海口大体上平静无事。这年十月,叶名琛收到英国的额尔金和法国的葛罗到任的照会,其中包含着明确的武力威胁的话,并且限期答复。但是叶名琛向皇帝报告说:他已在回照中驳斥了&ot;英夷法夷&ot;的要求,&ot;其鬼蜮伎俩,饕餮潜谋,谅亦不过如此&ot;,而且吹嘘说,可以乘此时机,把他们历来提出的要求&ot;一律斩断葛藤,以为一劳永逸之举&ot;。皇帝十二月二十七日上谕欣慰地表示:&ot;叶名琛既窥破底蕴,该夷伎俩已穷,俟续有照会,大局即可粗定。&ot;1但实际上,在这道上谕发出之前,广州的局面已经急剧地变化了。

十一月初一(12月16日)英法兵船驶进了省河。叶名琛这时传谕,&ot;该夷如无动静,兵勇毋许挑衅&ot;2。其实是听任敌人从容作攻城的准备。到了十三日,侵略军开始发炮轰击,其部队立即登陆,两天后,广州就被占领。所有的在广州的清朝大员都被敌人俘虏。钦差大臣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国人捉到船上,以后被遣送拘留在印度(咸丰九年死于加尔各答)。与叶名琛同时的湖南巡抚骆秉章描写这个钦差大臣说:在&ot;夷务方兴之时&ot;,&ot;叶名琛以渊默镇静为主,毫无布置,惟日事扶鸾降乩,冀得神祐&ot;3。还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讥讽叶名琛的说法,说他实行的是&ot;六不&ot;,即&ot;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ot;。叶名琛虽然没有公开地投降敌人,但是他实质上和投降主义者没有什么区别,不过他常常以虚骄的自大来掩饰他的投降主义罢了。当封建统治者的妄自尊大越来越被迫放弃,许多当权者面临外国侵略者就求和乞降,实行逃跑主义的时候,叶名琛就成为一个罕见的怪物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