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内容摘要 > 第261章(第1页)

第261章(第1页)

2《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336。

3同上书,页338。

1《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339。

2这封信的日期不详,见张国淦编著《辛亥革命史料》,页281。

1这封信的日期是九月二十二月,即阳历11月12日。《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一期,页72,载有据原件的文本。该刊编者说,&ot;经几位老先生按笔迹判断&ot;,原件是汤化龙手书。

2《黄兴致袁世凯书》(九月十九日即阳历11月9日)。见《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一期,页71。

3李书城的《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说到汪精卫这时期的活动,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册,页200。参看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中华书局1948年版,页82、87等处。

1《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340-341。

1《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308-309。

2《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页329。

3《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265。

4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正编,中华书局1930年版,页110。

5《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342。

1《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页335。

2同上书,页341-342。

3《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489。

1《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318。

2同上书,页314。

3ajbrown:thecheserevotion,页173。

--------------------------------------------------------------------------------

--------------------------------------------------------------------------------

(四)武昌的政权落到了反革命的手里

以黎元洪为首的反革命势力在内部篡夺武昌政权,袁世凯则从外面来和他配合,给他协助。

当时汉口有一个军政分府,以刚从狱中出来的詹大悲和何海鸣为主任和副主任,其余的负责人也多半是文学社和共进会的成员。他们之所以称为&ldo;军政分府&rdo;,表现了他们对于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武昌军政府的不信任。1面对着袁世凯的北洋军的进攻,汉口军政分府首当其冲,它支援前方战争,守卫汉口,起了很大作用。黎元洪出于忌恨,曾想取消这个军政分府,而只给以&ldo;驻汉鄂军支部&rdo;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名义2。在北洋军攻入汉口时,自己手里没有军队的詹大悲、何海鸣离开汉口,逃到九江方面去了。据汉口军政分府的成员之一的温楚珩说:黎元洪与詹大悲矛盾很深,詹如不走,必被杀3。北洋军的攻占汉口,起了帮助黎元洪消灭对他不利的汉口军政分府的作用。

在北洋军攻入汉口时来到武昌的黄兴是革命党中的著名人物,在湖南湖北尤其有很高的声望。武昌起义后,曾有人提议请黄兴来当都督。他到了武昌,立即过江到汉口,指挥仍坚守市中心区的民军,组织反攻。民军进行了英勇的巷战,但没有能突破具有优势兵力的北洋军的包围。北洋军的统领冯国璋下令放火焚烧汉口街市,使残余的民军无法立足。这样,汉口终于完全被北洋军占领。但是汉阳仍为民军所防守。黄兴作为总司令继续在汉阳同北洋军作战。

革命派中有人主张,黄兴的名义应该是&ldo;南方民军总司令&rdo;,对湖北省都督黎元洪没有隶属关系。这种削弱黎元洪的地位的主张为立宪派绅士汤化龙等极力反对。他们说,为了团结一致,黄兴只能是黎元洪委任的&ldo;民军战时总司令&rdo;。加上&ldo;战时&rdo;二字,带有暂时的含意。已经和立宪派一鼻孔出气的有些革命党人如居正,完全赞成这种主张。居正在他的日记中写道:&ldo;同志有不以委任为然者。余曰:军政府须有体系,非委任不可。但当慎重其事,请都督登台拜将。&rdo;1于是11月3日在武昌阅马场,搭起了&ot;拜将台&ot;,举行由都督黎元洪任命黄兴为总司令的仪式,据说这是仿照汉刘邦拜韩信为将的故事。这种可笑的仪式好像是推崇黄兴,其实是为了抬高黎元洪的地位。

黄兴率领下的民军,其中包括从湖南开来援助的两个协的军队,在汉阳同北洋军隔河对峙。黄兴的计划是以全力渡过襄河(即汉水)收复汉口。11月17日,汉阳的民军按照黄兴的命令发动进攻,但因各路部队不能很好地互相配合,没有得到预期的战果,在敌军的反攻下全线溃退。这时袁世凯已经在北京就任内阁总理大臣。为了迫使南方的革命势力屈服,汉口的北洋军从11月21日起向民军发动猛烈的攻势。黄兴率领全军死守汉阳,经过七天的激战,汉阳终于被北洋军占领。11月27日,民军残部和总司令黄兴本人都过江到了武昌。

退到武昌的黄兴在军政府集议时宣布战败的原因有三条:第一是官兵不用命,第二是军队未经训练,第三是缺乏机关枪和野炮。他主张放弃武昌,到长江下游去攻打南京(那时江苏、浙江等省都已经独立,但南京仍为清军防守),以后再来收复武汉。他的主张遭到多数人的反对。黄兴就离开武汉到上海去了。

有些亲身参与当时的汉口和汉阳战役的人所写的回忆录中指出:武昌军政府方面本应以必要的兵力沿京汉铁路线和汉水上游扰乱敌军的后方,这样至少可以使敌军不能全力进攻汉口和汉阳,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且在武汉外围,还有不少自发组织起来参加革命的武装力量,武昌军政府方面也没有很好地领导和组织这些力量来从各方面扰乱和打击敌军。北洋军是久经训练的兵士所组成,装备有机关枪和野战炮,也比民军强。包括黄兴在内的军政府方面的指挥员,眼中只看到武汉三镇,只知道在狭窄的地区内用阵地战来抗御优势的敌人,这种错误的指导方针是他们战败的重要原因。这些回忆录的作者还指出,军政府内部有许多矛盾,当黄兴担任总司令时,不但黎元洪不给以支持,而且军政府内以孙武为首的军务部和由旧军官组成的参谋部也同黄兴有矛盾。这些矛盾使民军方面不能有真正统一的指挥。这些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回忆录的作者,已经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的经验,所以他们还指出,当年的革命党人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他们说,&ldo;武汉人民拥护和支援革命的事情,我们是熟视无睹的。既看不见群众的力量,就不能依靠群众发掘他们的潜力。&rdo;群众在战争中只能从旁呐喊助威,而&ldo;革命党人……不知进一步组织民众从多方面来支持战争,以致使人民拥护革命军、反对清朝的热情无从变为强大的力量。&rdo;1他们对于战争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显然比黄兴当日的看法要深刻得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