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孔鲤是孔子的儿子,字伯鱼。陈亢是孔子第三代学生,可是学习成绩一般,老师并不喜欢他,能够受到老师亲自教导的机会也不多。因此,陈亢有两个怀疑,第一怀疑孔子是不是有偏私,第二怀疑孔子的学说到底有什么用处。在731(1925)和732(110)中,陈亢也曾经在子贡面前质疑孔子的人品和能力。
那么,孔子真的对儿子没有偏私?事实上是,孔子对儿子确实很一般。但是,这反映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吗?不是的,孔子与孔鲤的父子关系相当平淡,这一点是有明证的。
整部《论语》,提到孔鲤的仅仅有两处(另一处在第十五篇),即便是这两处,孔子对孔鲤的态度也都很寻常,甚至语带斥责,却看不出期许来。孔子对孔鲤的学习态度非常不满,实际上孔子也不大关心儿子的学习,只是偶尔看见了说两句,多数情况下,说都懒得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孔子常年和弟子们在一起,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而与儿子反而很少见面,几乎没有沟通;
其次,弟子们不同的个性但是共同的对老师的尊重让孔子非常受用,子路的直率忠诚,子贡的贴心和善解人意,子夏的聪明好学等等,都让孔子打心眼里喜欢。而儿子在学问上很不用心,在自己面前畏畏缩缩,这些都常常让孔子不高兴。所以看见孔鲤,孔子的心情远不如看见子路子贡们;
第三,孔子对前妻丌官氏很不喜欢,因此休妻,大致,孔鲤的性格或者长相或者性格和长相都像他娘,孔子一看就不喜欢。后来丌官氏去世,孔鲤哭母亲的时间长了一点,孔子还怒斥他&ldo;太过分了&rdo;。按《礼记》: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ldo;谁与哭者?&rdo;门人曰:&ldo;鲤也。&rdo;夫子曰:&ldo;嘻,其甚也。&rdo;伯鱼闻之,遂除之。
孔鲤不好学,而且平时的衣饰也不太讲究,这不怪他,从小就没有了娘,谁来管他的衣饰?可是,孔子最看重的就是两样:学问和衣饰。有一次,孔子看见孔鲤的穿着很不得体,叫住了他。&ldo;你看你,穿得乌七八糟,太不像话了。&rdo;孔子对儿子说话就没有对学生们说话那么循循善诱了,总是很严厉。&ldo;君子不能不学习,衣饰不能不讲究。衣饰不合适就是失礼,失礼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让人远远地看到你的外貌就喜欢你,靠的是衣饰;让人跟你打交道之后越来越喜欢你,靠的是学问。&rdo;
按《说苑》。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
【现实解说】父子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这样,如果不是特别亲密,就是特别疏远。如果父母的关系有问题,多半父子关系都不好。而父亲对于儿子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个难题。
公西赤
1234(734)
子曰:&ldo;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rdo;公西华曰:&ldo;正唯弟子不能学也。&rdo;
【译文】孔子说:&ldo;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rdo;公西华说:&ldo;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rdo;
【解析】孔子还是很谦恭的人,特别是在得意弟子面前。事实上,孔子从来不以圣人自命,甚至不敢说自己是仁人。正是这样的谦恭,反而得到学生们的尊重。
关于公西华,见52(64)。
公西华是鲁国公族,对于周礼的礼仪非常精通,似乎并不一定比孔子差,而人品也很谦恭。孔子很喜欢公西华,经常会带着他出去。
诲人不倦,这个成语出自这里。
【现实解说】谦虚令人尊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谦虚都令人尊重,只有在成熟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面前谦虚才能得到尊重。
诲人不倦现在常常被改为毁人不倦,糟糕的教育和老师只能制造糟糕的学生。
司马牛
1235(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ldo;仁者,其言也讱。&rdo;曰:&ldo;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rdo;子曰:&ldo;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rdo;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ldo;仁人说话是慎重的。&rdo;司马牛说:&ldo;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rdo;孔子说:&ldo;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rdo;
【解析】对于仁的解释,孔子针对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对司马牛的解释是&ldo;说话要慎重&rdo;?这就必须要了解司马牛的背景了。
在《论语》75(722)中记载,孔子师徒路过宋国的时候,曾经险些被宋国司马桓魋所杀。桓魋本姓向,又叫向魋。当时,向魋受宋景公宠信,担任司马,在宋国权倾朝野。向魋这人傲慢自大,和宋景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差,最终占据曹邑叛乱,结果被宋国军队攻打,向魋逃到了卫国,之后又逃到了齐国,投靠了田常。
向魋有一个弟弟叫向耕,字子牛,因为哥哥是司马,因此向耕又叫司马耕或者司马牛。司马牛这个人很诚实也很本分,哥哥被赶跑之后,他就把自己的封邑都交了出来,逃到了齐国,田常对他很好,给房子给地。后来向魋也到了齐国,司马牛觉得跟哥哥在一起就等于是哥哥的同党,就等于叛国。于是,司马牛把齐国的房子和地都交还给了田常,自己又逃到了吴国。可是在吴国待不下去,又逃到了鲁国。在鲁国,司马牛进了孔子的学校,从此也算是孔子的学生。
司马牛总是很忧郁很烦躁,常常自言自语,也常常像祥林嫂一样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和困惑,对于国家和家庭的巨变总是想不通,怎么原来还是全家忠良,突然一个晚上就都变成了逆臣叛贼了呢?忧郁症,典型的忧郁症。
针对司马牛的忧郁症,孔子告诉他说话要谨慎,别整天神神叨叨的。
【现实解说】当一个人的命运突然之间发生了颠覆,他就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从而神神道道,自言自语,百思不得其解。很多富人一夜之间成了穷光蛋,或者很多官员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都会在神经上出现问题。
1236(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ldo;君子不忧不惧。&rdo;曰:&ldo;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rdo;子曰:&ldo;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rdo;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ldo;君子不忧愁,不恐惧。&rdo;司马牛说:&ldo;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rdo;孔子说:&ldo;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rdo;
【解析】孔子这又是针对司马牛的现状来说,因为司马牛就是生活在忧愁和恐惧中。孔子就是这样,无论你问什么问题,他总是针对你的弱点来。循循善诱,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孔子这样的老师真是个好老师。
对于司马牛这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孔子其实更多的是充当心理按摩师,其次才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