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的秦沅汐依然沉默。
……
宁圣宫,秦祁川拖着疲惫的身躯出来,掉头往紫宸殿赶去。
而紫宸殿,浦舒玉已是等候多时。
见启明帝入殿落座,浦舒玉微抱拳,目光里却不曾见任何感情。
“臣…见过陛下。”
“母亲故去的缘由,天卫还是什么都查不出来吗?”
没人能接受先皇无故陨落,没有缘由,谁也无法安然入眠。
听到这话,本来面色不惊的浦舒玉脸上闪过几分哀伤,却很快被掩饰了去。
她继而沉声开口,“臣无能,让天卫寻遍奇能异士,也没有查出不对。”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直至不见皇帝再开口,浦舒玉脚下一顿,转身要出门去。
“那些事……,朕还是后悔了。”也就是此时,秦祁川低声喃了一句。
这其中,包含了无尽的折磨与痛苦,浦舒玉听如耳中,只觉得是淋漓尽致。
“陛下早该后悔,”浦舒玉叹息道,重新转过身子。
“只是如今,一切都不在了,太上皇……她,真的走了。”
第234章启明帝之悔
自顾帝王淡若水,皇族间,难以有纯挚的亲情维持。
或许元庆帝同启明帝母子之间的感情没有任何瑕疵,可细看之下,谁有能够察觉其中可能的芥蒂呢?
母子对簿公堂三十余载,启明帝为太子三十于载,吹毛求疵下,终会有不好的存在。
正是元庆帝察觉了太子的心境转移,斟酌下,选择了老来的退位让贤。
说是一种包容,倒不如说是形式的无奈。
偏偏她未意识到的,太子享权理所当然,与帝享权更是理所当然,可作为太上皇,除了礼所在,那就是权利虚无的存在。
皇帝与太子的和谐平衡要比太上皇与皇帝之间的平衡容易太多。
为什么自古太上皇很少存在,这便是无人逃过权利的牢笼。
元庆帝做了退位打算,自然是做好让出一切都打算,这是身为新帝的秦祁川十分感恩的。
可唯独是三十年的权利重心难以打破。
朝臣或许很容易支持心底,但有一股力量很难抉择。
正是天卫。
元庆帝作为天卫的建立者,天卫与元庆帝之间,早已经是超出君臣。
与其说是臣,不如说是家奴。
元庆帝没有私心,完全放心把天卫交给儿子,让天卫辅佐新帝。
可天卫本身,难以祛除元庆帝的烙印。
凡人都是存私心的,这私心不在元庆帝,自然而然到了启明帝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