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静静地立着,默默地听完了他这番话,面色这时方才缓和了许多,右手一抬,隔空虚扶了一下在地上长跪不起的司马懿,语气平缓地说道:&ldo;仲达,看来本相确实有些错怪你了。你也不必将这些放到心里去。日后,你还是须得念念不忘本相的教令,踏踏实实地当好一个丞相府里的&lso;圣臣&rso;。万万不可因了今日之事而懈了砺志精进之心……&rdo;
&ldo;丞相大人英明盖世,公正无私,属下自当竭尽犬马之劳,为丞相大人效忠。&rdo;司马懿直起了上身,从右袖之中取出一封奏折,毕恭毕敬地呈了上来,&ldo;这是属下在体察州郡之情后苦心深思而写的一封《论兴建军屯以养兵安国表》,请丞相大人指教……&rdo;
&ldo;什么奏表啊?唔……让本相瞧一瞧。&rdo;曹操伸手接过那封奏折,轻轻打开念了出来,&ldo;&lso;昔日箕子论陈军国大计,开篇便是以粮为首。据臣所查,当今天下四方州郡驻营军中不耕而食者尚有三十余万之众,实非经国远筹。臣建议效法前汉名将赵充国于军中屯田破羌之策,虽然如今四方战事未宁,戎甲未卷,但仍可诏令驻郡诸军利用四季闲暇且耕且守,自给自足。倘能如此,必是上利于国,下益于民,善莫大焉&rso;。&rdo;
念着念着,曹操那一直微微沉郁的面庞之上竟是渐渐放出晴来,深锁的眉头亦在不知不觉中已舒展开来……
夜色沉沉,堂外的秋风呼啸着,一阵紧似一阵地从屋顶上卷过,吹得屋檐角的铁马风铃叮叮作响。
司马懿静静地坐在木榻之上,看着面前书案上放着的高柔、梁习、贾逵等各大州郡太守、刺史写给朝廷请求曹丞相晋公加礼的那厚厚一大摞推戴表,不言不语,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堂门被轻轻推开,司马朗和董昭像幽灵一般无声无息地走了进来。
正在埋头沉思的司马懿仿佛心有感应似地一下抬起头来看到了他俩,急忙从榻上站起了身,恭恭敬敬地退到了木榻左侧的偏席之上。
司马朗一边将董昭引上木榻右侧的席位上坐下,一边向司马懿暗暗递个眼色,然后在木榻正位上落了座。
他轻轻咳了一声,转脸向董昭问道:&ldo;董大夫,近来您在朝中又说服了哪几位贤士大夫准备联名奏请为曹丞相加封国公之位、九锡之礼?&rdo;
董昭脸上掠过一丝隐隐的忧色,伸手捻了捻唇角的胡须,深深叹道:&ldo;这两个月来,老夫多方奔走游说,绞尽脑汁,费尽唇舌,也仅仅是延请到了华歆、钟繇、陈群等屈指可数的八九位名士大夫,愿意出面联名共上此奏。荀氏、杨氏、王氏这三大世族的诸多门生故吏竟是互通声气,像荀攸、杨俊他们,一个个对老夫的建议毫不理睬……看来,这许都城已被他们把守得几乎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我们要想从这里掀起拥戴曹丞相晋公加礼的高潮,实在是太难太难了……&rdo;
司马朗听罢,也皱紧了眉头,忧虑不已,问道:&ldo;依董大夫之见,我们眼下应当如何才好?&rdo;
&ldo;哦?司马主簿是在问老夫认为眼下该当如何吗?&rdo;董昭摇了摇头,脸上忧意渐浓,&ldo;依老夫看来,这件事只怕要缓上一缓了。当今之势,天时未到,民望未到,曹丞相也只得稍稍等上一等了……&rdo;
&ldo;不行!曹丞相决定在一个多月后亲自东征孙权,他想在此之前亲眼看到此事取得进展……&rdo;司马朗缓缓摇头说道,&ldo;曹丞相的心情甚是急迫。他今年已经六十岁了,而且还要不顾鞍马之劳、血战之险再上疆场……平心而论,朝廷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该对他有所礼敬和尊崇了!&rdo;
&ldo;这些理由,老夫岂能不知?&rdo;董昭深深叹道,&ldo;可是许都城里的诸位名士大夫就是不愿签名联署这道推戴表啊!总不成让夏侯尚、曹洪两位将军砍了他们的手来执笔签名吧?&rdo;
&ldo;董大夫此言,未免把这事儿看得太难了些。&rdo;一直坐在木榻左侧偏席上默不作声的司马懿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
&ldo;唔……&rdo;董昭双目亮光倏地一闪,急忙向他看来,有些惊诧又有些嘲讽地问道,&ldo;听仲达这么说,你对此事莫非已是胸有成竹了?且将你出奇制胜的妙策讲来听一听。&rdo;
司马懿并不马上回答,而是缓缓起身,走到书案一侧,极为小心地捧起了那厚厚一大叠诸郡太守、刺史所写的推戴表,像捧起了一座沉沉的石碑一样,一步一顿,慢慢行到董昭面前,恭敬至极地呈了过来:&ldo;董大夫请看。&rdo;
董昭在万般惊疑之中,伸手接过了那叠推戴表,轻轻放在了自己席位的一侧,然后拿起面上那一份,认真翻看起来。
一阅之下,董昭顿时面色大变,&ldo;啪&rdo;的一声,放下了这一份奏表,又从身旁那叠推戴表中间抽出一份,急速翻阅着。他一连翻看了十三四份奏表,方才停住了手,坐倒在席位之上,呼呼喘着粗气,脸颊也渐渐泛起了一阵浓似一阵的潮红。
&ldo;太……太好了!&rdo;半晌之后,董昭那一声微微颤抖着的欢呼从胸腔深处直迸出来,一下便打破了室内的一团沉寂,&ldo;有了这些州郡太守、刺史的推戴表作为佐证和铺垫,老夫便可一举打开局面,游说到更多的顾望中立之士倒向推助曹丞相晋公加礼中来……&rdo;
司马懿只是静静地退回自己的席位坐了下来,脸上波澜不惊,仿佛对董昭此刻这般惊喜失常的形态举动早已预料一般,平静得视若无睹。
许久许久,董昭方才定住了心神,抬起头来,犹如第一次才认识了司马懿一般注视着他,脸上表情似有无限感慨:&ldo;仲达真乃惊世奇才也!借着沉到各州郡去观风巡检,一下子便弄了这些奏表回来。真是好眼光!好手段!好计谋!后生可畏,前途无量啊。拥戴曹丞相晋公加礼第一功,非你莫属,老夫钦佩之极。&rdo;
司马懿听了他这番赞词,却急忙伏身深深谢了一礼,面色从容淡定,仍是平平静静地说道:&ldo;晚辈今日之举,也不过是顺天应人罢了,何功之有?倒是董大夫此去联络许都城中的贤士大夫,才堪称是重任在肩,功勋过人。如今晚辈仅有一言奉上,兹事体大,关乎我等举族安危,只能成功,不可失败啊!&rdo;
&ldo;这……老夫自然是懂得的。&rdo;董昭点了点头,面色忽又一滞,不无隐忧地说道,&ldo;有了这些推戴表作呼应,其他的名士大夫倒好对付,最难的还是去说服荀令君啊……&rdo;
第3卷赤壁暗战,司马懿阴了曹操一把第22章建奇功,遭外放第145节曹丕脱颖而出丞相府的白玉堂顶上低垂而下的层层黄帘,被阵阵秋风吹拂得轻轻飘扬,犹如叠叠金波,看上去异常富丽堂皇。
曹操端坐在紫檀木方榻之上,背衬着雕有&ldo;七星拱月&rdo;图案的高大屏风,目光灼然地看着面前的那张乌玉案几,默然不语。黑亮如漆的乌玉案几之上,整整齐齐地摞放着高高的一叠奏表,高度几乎与坐在木榻上的曹操胸口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