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的海风从军港的出口处刮过来,江白觉得心里亮堂了许多。他从心里感激高梁,却没有说出口,因为他精神上一点也不感到轻松。
6
苦闷的日子开始了。
操课、吃饭、睡觉、值更、出海训练……日子一天天过去,单调而且重复。后来他想:主要是平凡,自己忍受不了平凡。无论是他与艇长之间的&ldo;死结&rdo;,也无论他被认为是今年分配到支队来的潜校学员中最差的一个,更无论在这个被人认为是长期后进的艇里,他发觉不但艇长,其实动力长徐有常、鱼雷长高梁也在想法子离开--前者要求转业,后者要求调离,--他正在经历的都是平凡。他看得清楚,事实上,不论是崔东山还是他和高梁,在这条艇上干下去都是没有远大前程的。而他在毕业之际,不,在潜校学习的四年间,憧憬和相信自己将会在毕业之后拥有的却是另一种充满激情、欢乐、冒险、创造的生活,是与一生事业密切相关的生活,一种虽然普通却能使自己施展才干、想象力、实现非凡抱负的生活。
他今天经历的、得到的、拥有的生活甚至不能称之为平凡。平凡这个词内涵着纯净和透明,他今天在9009艇的生活只能称之为平庸。
一种平庸的生活是什么境界?它不仅平淡无奇,在某种意义上,还显得丑陋、沉闷、品格低下、没有希望,没有幻想和激情。
……回头想在y城的日子,他觉得它遥远而不可个及。那样的日子对他来说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它是春春的,透明的,朝气蓬勃的,充满热烈的情感、冲动、欢乐和梦想,如同晴朗的清晨的海面,新鲜,明丽,阳光普照,天空蔚蓝,白色的雾气披散在山野里,轻纱一般曼妙动人。那时的自己就像一滴纯净的海水,随着阳光升起而闪光,随着海波起伏而激荡,随着气旋而上升,随着雾气盘桓在山野,化成晶莹的露珠,挂上一片青葱的草叶,依然纯净、晶莹、明亮。
从y城带来的、海韵帮他绑扎好的那一捆书原封不动地放在艇上的小仓库里,最初是没有读书的环境,后来是没有了读书的心境。他现在才明白,读书也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而他现在失去了这份信心。
还有,哪怕只是想到读书,他也会重新忆起那位y城的姑娘。他越是不让自己思念她,就越能清晰地感觉到思念的痛苦。海韵回来了,在他内心充满失望、孤独和痛苦的时刻,而他却已毫无保留地失去了她。
所有的思念与回忆都是过去式的,无法唤回也不想唤回。离开海韵的理由之一是他想过一种平凡的和自由的生活,要独自经历自己的命运,现在他得到了,但这生活和命运的内容却是他没想到的。它们不但让他认不出了自己的面目,还最后一次在内心里拉远了他与海韵的距离,让他从内心深处再次失去了她。
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出自己生存的境界,并用它来衡量自己和别人的距离。在y城时,即使家庭背景不同,他仍然觉得他与海韵的交往是平等的,他不但不会感到自卑,相反多少还会有点男性的和军人的优越感;今天,他的生活成了这样一幅图画,再回头看那位y城海滨别墅里的姑娘,一种自卑感就油然从他心灵深处生出来,虽然他不愿意承认它存在着……
到l城后,他曾下过决心,为了不再妨碍海韵和他自己的生活,他不再给她写信。到达9009艇后,他只给她写了一张明信片。他这样做,是想从一开始就把关系彻底变淡,日后能一点点地把最后一线联系也结束掉(现在不行,他这里还借有他的一捆书呢)。他觉得这不管对她还是对他都好。收到他的明信片后,海韵像是明白他的心思,也只回了一张明信片,向他问好,并说他带走的书读完了,还可以写信来,她这里仍有一些他没有读过、也许愿意一读的书。她没有写一句缠绵的或者可以理解为缠绵的话。
就是这张明信片,让他觉得自己和海韵的最后一点感情关系结束了。心灵的伤口仍在悄悄流血,但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与海韵没有关系。他需要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包括爱情。
朦朦胧胧的,江白明白他已经走进了自己的新生活,他正在穿越平凡或者平庸之网,走进一条由无数他深感陌生的场景构成的隧道,就像夜晚的湾尾街,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一片喧嚣。他虽然厌恶它,不能真正理解它,却必须从这些场景中走过去。至于走向何方,前方存在着什么风景,他一无所知,知道的仅仅是自己走进了平庸。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真地走出这平庸。另一个直觉是:无论是坏还是好,它都已成了他的命运本身
海韵再次被她淡忘了。平庸的日子里的尘土将伤口遮盖了,那不是愈合,仅仅是遮盖。不过在他这也无所谓了。他要走自己的路,他已经不能不走。他只有自己的路可走了。
内心的目光悄悄地投向远方。青春和生命不会满足于平庸和沉闷,它的不竭的热情在军营内受到遏制,便会奋勇地越过篱笆,到别处去展开自己的视野,开辟新的天地。
深秋的一个星期六的傍晚,江白跟高梁一起走上了湾尾街。每个星期,只有星期六晚上可以自由活动。
除了崔东山带他来&ldo;熟悉社情&rdo;的一次,他再没有于夜晚来过湾尾街,他本能地不喜欢这条街。但是高梁邀请他去,呆在营房里又那么郁闷,他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