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带着小狐狸巡视了一圈,看看进度,告诉他这里要建一座铜雀台。还告诉小狐狸他请人按铜雀的样子仿照了一个高一丈五的铜雀,放在台上,并以其为名。
曹操细眼弯起似新月,眸中柔光细碎,若星辰千万。他轻声告诉小狐狸,如果没有这个铜雀,我们也许就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他边说边细细的抚着铜雀,铜雀被保养的很好,流光溢彩,栩栩如生,每个羽毛都闪亮闪亮的……
那人曾说:
铜雀‐‐跨越千年,握住了它就能握住命运的一线生机。
果真抓到了那一线生机!
果然是个宝贝!
曹操又笑着说:等铜雀台建好以后,要在上大宴宾客,饮酒作乐,歌舞赋诗。
后来铜雀台建好后,又些马屁精说‐‐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可以彰显曹操其平定四海之功。
也有人说台高十丈,视野宽广,是战备要地。
至于实际是为了什么,就只有曹操知道了。
铜雀台旁就是玄武池,是用来操练水军的。(对此,小狐狸表示笑笑不语。)
城中的南半部为居民区和商业区,经过曹操的苦心经营,如今店铺林立,货物充足,商贾云集,交易繁忙,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邺城的郊区更是风景秀丽‐‐水渠纵横,田园整齐,农舍稠密,环境优美。
(不得不说曹操居然还有点设计师的天赋。)
进城后,基本上曹操的马车到哪里,哪里都是跪拜的百姓,他们脸上都是喜悦的神情,对曹操的崇拜和尊敬之情,毫无作假之色,显然是发自内心的。
百姓‐‐他们要的不过是吃饱穿暖,最是简单容易的要求,至于这天下姓谁,国号为谁,都不重要。
他们只知道这个车上的人来了之后,每顿饭都能吃上了,有房了,也能有钱娶媳妇了。
在经历悲惨的战乱、天灾、人祸后,这一切都是这么的难能可贵!
物阜民丰!
百姓喜悦!
文化鼎盛!
不过二年的时间,邺城的民心已经彻底收服了!
曹操果然好手段!
邺城现在颇大,不过稍微转了转,天色已见昏暗,回到丞相府,小狐狸离开的时候丞相府还没造好,如今已是碧瓦飞甍、亭台楼阁、雕梁画栋……
朱红色的大门透着大气,里面两边屋檐高挑着一排红色的大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有个&ldo;曹&rdo;字,花院中三重花木,四面抄手游廊,中间有个大池塘,甬路相衔,假山怪石,点缀其间,藤萝翠竹,郁郁葱葱,池馆水榭,映在桃柳之中。
一如曹操的风格,不奢华,不富丽,却古朴大气,舒适优美,又带有清新雅致。
花园后就是正厅,正厅很大,分有好几个房间,便是曹操的会客办公之所,正厅后是个小花园,四周是回廊,回廊之内,便是各类房间,曹操的卧室也在其中。
曹操的卧室很大,床也很大,摆设大气舒适,旁边还有耳房、书房等等好几个房间,很是宽敞。
曹操非常自若的直接把小狐狸行李放入他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