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大夫慎微训晏子君主惴忌问公孙
祭足送走吴琼之后,就再没睡意。他深知姜氏为人奸诈,要论机谋,吴琼远不是她的对手。尽管祭足对吴琼的武艺十分有把握,临走时又一再叮嘱他要谨慎小心,但是当他在天亮之后见吴琼仍然没有回来,心中便隐隐感觉事情不妙。
时值家将晏海清旁,见祭足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就问道:&ldo;大夫何事烦恼?&rdo;祭足焦躁道:&ldo;还不是为子歌的事?我早吩咐他送了信之后就赶紧撤离,可是他为何到现在仍然连人影儿也不见!&rdo;晏海清之前曾经听说吴琼自作主张替庄公做双面间谍,庄公不仅不怪罪,还十分不舍,于是就说道:&ldo;可能是他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要替主公做件什么特殊的事吧。&rdo;祭足摆手道:&ldo;非也,此一时彼一时。当时主公确实要有一个时常在姜氏身边且受她信任,又能随时替自己通风报信的人。就当时的情况面言,吴琼是最好的人选。但现在姜氏对主公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吴琼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他没有理由也没有必再留在那里。&rdo;晏海清道:&ldo;或者因为姜氏对他有恩,他不舍得离开也是有的。&rdo;祭足沉默道:&ldo;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只不过果真是这样,那子歌就危险了。&rdo;晏海清道:&ldo;何以见得?&rdo;祭足道:&ldo;姜氏心机深沉,手段毒辣。此时此刻,吴琼对她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就算不疑心吴琼背叛,恐怕也会做一些狡兔死而走狗烹诸如此类的事。现在我对子歌生还已不抱任何希望,我所担心的是问题会不会出在那两封来往书信之上,而不是姜氏会杀人灭口这件事。&rdo;晏海清道:&ldo;小将实在愚昧,请教大夫,既然您老对吴琼的生还不抱希望,那么他因书信机密暴露或因姜氏杀人灭口而死之间,难道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rdo;祭足叹道:&ldo;如果是因为伪装的书信被姜氏看穿而导致吴琼之死,不管是哪一封,那么我都难辞其咎。要知道吴琼的身份虽然没有公开,但他深受主公器重,且早已经被封为当朝大夫,平西将军和内廷侍卫副统领。如此一个武艺高强,将来也会在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就这么轻飘飘的死了,主公定会迁怒于我。而如果是姜氏过河拆桥,杀人灭口,姜氏之命也恐怕不保。&rdo;晏海清笑道:&ldo;她那么一个恶毒的老女人,死就死了,大夫有多少大事去做,如今倒为这个担心。&rdo;祭足脸色一沉,正色道:&ldo;晏子,你可要仔细。虽然姜氏为人不堪,但她现在仍然是国母,你怎么可以这么明目张胆地说她的是非?往后此类事情,只可一,不可二。&rdo;晏海清连忙回答道了一个&ldo;是&rdo;字,就不敢再说话了。
晏珠帮助公孙获夺得兵权,任务已经完成,一则她要向祭足交差,二则她与师兄从小青梅竹马,情同手足,也已经分别十年没有见了,因此想念师兄,所以急着赶回京都。哪知道偶因逼迫安庆交出兵权,情急之下用了师父赐的一丸神丹,由此惹出了安庆想要出家的念头。晏珠自己本也觉得这是件好事,但是一没经过师父的同意,二者这安庆也是朝廷的要犯,所以不敢自作主张,只安抚安庆道:&ldo;你如想跟我出家,可我也得向师父他老人家请示方可。所幸你的大祸尚未酿成,罪虽深重,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自可会向主公求情。师父一向心善,度你本心,又有我在,恐怕不难成功,可是主公能不能饶你,这就要看你与我教之间的缘分了。所以,你目前还得在大牢里再呆几天。&rdo;那安庆本是卫国人,祖祖辈辈都以打铁为生,只因得罪了卫公子州吁的宠臣石厚,所以避祸逃奔郑国京城来的。太叔段偶因打造兵器,见他锻造的兵器精良,又身负武艺,所以收到自己帐下任为副将。安庆经不住太叔段的威逼利诱,只好答应为他卖命。此人本性并不算坏,他本为避祸而来,一不想当叛贼,二不想祸害百姓,而他所忌恶的这两项偏偏太叔段都叫他做。因此他虽早就有了再次避祸的想法,但却害怕太叔段会放他不过。今日巧遇机缘,心中正自欢喜,听说晏珠又不肯马上收留自己,心情又十分失落起来。晏珠懂得他的心思,于是又对他说道:&ldo;你的武艺虽然勇猛,但只是些出蛮力的外家功夫,难以大成。我现在传你些内功心法,你可于牢中慢慢习学。待主公郝了你,我又请示了师父之后,自会让公孙将军通知你来荥阳找我。&rdo;说罢从袖中掏出一卷布帛递给安庆。安庆接了,喜不自禁,自由军校押着到牢中去了。
处理完安庆的事情,晏珠向众人一揖,身子矮了一矮,几个跳跃之后,早已经无踪无影。公孙获及其手下都不由得十分讶异,心中俱都敬佩不已。
离开制邑之后,晏珠立时感觉十分轻松。这些天劳心劳心,出生入死,完成了师父交给她的任务,一直都无暇得闲。她本是一个十七八的少女,正值天真烂漫,玩心颇重的年龄,这次江湖一行,倍感红尘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险恶与无味。所以一出制邑,她就摘花弹鸟,游山玩水地悠哉悠哉的往荥阳进发。
行到第二天晚上,眼看着天将黑下来,晏珠急着找地方吃饭休息,于是施展轻功,急若流星地往前奔走。她有内功的人,耳目特别清明,行到一处山坳边,就敏感地觉察出山坳里有不少人在活动。晏珠顿时警觉起来,她停了步伐,慢慢摸到山坳边上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这山坳子里足足有一万多人。那些兵士除了巡夜的之外,都围在点点篝火旁边吃饭。晏珠在夜色之中,看不到有任何旗号,也难以辨认服饰,不知道这里的军马到底是哪一路的。自从经历制邑之变之后,她再也不敢轻易涉足险地。因此她在山坳子上边观察了近一个时辰,这才从士兵们顺风飘来的零星谈话中听出了点眉目。原来这些人说的话都是荥阳一带的方言。晏珠心中想到,想必这些兵马不是当朝正卿公子吕带的兵马,就是庄公带的。只是她感觉奇怪的是,这些人怎么不把旗号张开来呢。知道了下面这些人不是太叔段的手下,晏珠才稍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