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关上的瞬间。
那原本躺在地上休息的卖主,立马就坐了起来。
和我们一样,这卖主也带着一个面具,还有孙悟空的。
我扫了一眼床上的件,大多都还算完整,不过明显不是出自一个坑(墓)。
因为这其中,不仅有元青花瓷,还有不少金代的物件,以及晚唐白瓷。
显然这里的卖主是掏了不少坑后,一直攒着,到现在才一起出手。
只不过这些物件,到底是黄货(真品),还是熏货(高仿),得上手瞧了才知道。
“张兄弟,你看这真没……”徐厚财附在我耳边,小声提醒。
我微微一笑,只是回了他一句‘放心’。
徐厚财不清楚我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索性也就静观其变。
“两位,看上哪件,报个价,只要不低于明价就成。”
卖主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
而他说的明价,是指店摊的收价。
一般店摊收‘鬼货’,只会按总价值的一成,或是两成收取。
甚至有些黑心的店摊掌柜,更是会把真物件说成是后世仿的,好以此低买高卖。
当然了,这些门门道道,也只有古玩行当里的人才知道。
这卖主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为了多卖一些钱。
“好,我们先瞅一眼。”
我并不着急去拿那样相中的物件。
而是小心翼翼的端起一个元代青花梅瓶端详。
花纹是海水云龙,显然是皇室用品。
而我观其模样,大致判断是元至正期的青花梅瓶。
我爸之前和我说过。
元青花的制作时间,大致是分为:延祐期、至正期、还有元末期三个阶段。
其中又以‘至正期’的元青花为最佳。
既公元1341年至1368年。
这个时候的元青花,多以进口的苏麻离青制作,由于青料珍贵,故而多用于高档器物之上,由技艺高超的画师绘图而成。
而这个苏麻离青,也称苏泥勃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而使青花呈色浓重青翠,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形成‘铁锈斑痕’,俗称‘锡光’。
除此之外,元青花的特征,还有以下几点。
一是器底无釉,多数器物底部有明显的旋纹,极个别更是有跳刀痕。
二是像罐瓶之类的大物件,全是分段制造,拼接而成,特别是接底的痕迹,最为明显。
三是圈足之釉不到底,稍有露胎,呈褐红色。
四是圈足并不完整,仔细看,便能见到弯曲,其中以大罐和梅瓶最为突出。
而我手中端着的这个元青花梅瓶,几乎将以上所有‘特点’全都掩盖。
虽有锡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玩意就是一件太过用心制造的‘熏货’。
只不过应该不是现仿(民国),而是个老物件,但肯定不是明朝的,因为它的包浆,远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我推测这应该是清三代之后的产物。
想到这里,我便直接问这卖主:
“你这瓶子,应该是从‘清坑’里倒腾出来的吧?”
清坑,就是指清朝的墓。
“你怎么……”卖主几乎脱口而出,显得十分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