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就是响雷,确科是最高的境界,不过,对于连雷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锣鼓齐催,是必要的手段。
我想到一个公案,有一个和尚问慧林慈爱禅师:
&ot;感觉到了,却说不出,那像什么?&ot;
&ot;哑子吃蜜。&ot;慈爱的回答。
&ot;没有感觉到,却说得有声有色,又像什么?&ot;
慈爱说:&ot;鹦鹉学人。&ot;
用文学来写佛心,是鹦鹉学人,若学得好,也是很值得赞叹,但文学所讲的佛与禅,是希望做到&ot;善言的人吃蜜&ot;。能告诉别人蜜的滋味,用白瓷盛的蜜与破碗装的蜜,都是一样的甘甜。
我的文章,是希望集许多响雷,成为一默。
也成为,响雷之前,那光明如丝、崩天裂云的一闪。
有时候,我说的是雷声闪电未来之前,乌去四合的人间。
那是为了,唯有在深沉的黝暗中,我们才能真正热切期待破云的阳光
伤心渡口
一朵花
在晨光中
坦然开放
是多么从容!
在无风的午后
静静调落
是多么的镇定!
从盛放到调谢
都一样温柔轻巧!
春天的午后,阳光晴好,我在书房里喝茶,看着远方阳光落在山林变化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