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回复卞姓,但在我心中,当年的青布靴子早与生父无异。我答道:&ldo;女儿若能入选,定然不会忘记父亲和母亲的养育之恩,若有余力,定会好好照顾姐姐弟弟。&rdo;
父亲点点头,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ldo;你是个有天分的孩子,若在长公主府里一辈子,或是做了亭主的陪嫁,终究委屈。你肯入宫,为父很欣慰。&rdo;
母亲含泪微笑,举帕子点了点眼角。父亲起身向母亲道:&ldo;我去看看玉枢姐弟,你们母女说话。&rdo;母亲站起身目送父亲出了上房,方才坐下。
我靠在母亲的身上,嗅着她秀发上的栀子花香,把玩她系在腰间的一方青玉双鱼佩‐‐这是父亲送给母亲的聘礼之一,母亲一直随身佩戴,日日拂拭。
母亲抚着我的鬓发,柔声道:&ldo;你长大了,是时候让你知道你亲生父亲的事了。&rdo;
我仰起头道:&ldo;女儿恭听母亲教诲。&rdo;
母亲道:&ldo;你生父叫作卞经,是骁王府的记事参军。太祖驾崩,骁王高思谏图谋大位,阖府斩于东市。好好的亲王成了反贼,被逐出属籍。咱们府里的这位长公主便是废骁王与信王的同胞妹妹。长公主还有一位胞姐安平公主,随骁王谋反,死于宫中。他们兄妹四人同为太祖的陈贵妃所生。当今皇帝却是尚太后所生。&rdo;
我插口道:&ldo;那长公主一定很恨皇上了?&rdo;
母亲连忙掩住我的口,说道:&ldo;不可胡言乱语。长公主从不与家人谈论此事。&rdo;
我忙道:&ldo;女儿知错。&rdo;
母亲点点头,又道:&ldo;你生父当年对废骁王十分忠心。事败后,抵死不肯背弃旧主,慨然与废骁王一道问斩。他临死前请求你父亲照顾我们母女三人。那年冬天我们在汴城西市被官卖,长公主竟亲来看视,我们才有如今的安稳日子。&rdo;
忆起昔年的白玉兰绣花鞋,我感慨道:&ldo;孩儿记得,长公主那日虽衣着华贵,却是通身素服。应是在为长兄长姐服丧。她待女儿好,全看在女儿的生父对废骁王一片忠心的分上。&rdo;
母亲将我搂在怀中,含泪道:&ldo;难为你知道得清楚。怨不得你父亲总说你若为男儿,必成大器,看来也不全是虚言。&rdo;
我站直了身子道:&ldo;可是女儿有话,不吐不快。女儿自观史书,见许多大好男儿,不是自绝性命,便是引颈就戮。不但一生所学尽数荒废,且丢下满门老弱,惶惶然面对严刑峻法,实是惨不堪言。女儿并非不敬佩,只是窃以为并不可取。&lso;忠不足以救世,而死不足以成义。且为智者,固若此乎?&rso;[2]&rdo;
母亲道:&ldo;我知道你心里最钦佩忍辱负重的能臣。我当年也并非不怨他。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才看清楚,是各人的心不同罢了。&rdo;
我垂头道:&ldo;是。女儿错了,不当妄议生父。&rdo;
母亲微笑道:&ldo;不,你能说出这番话,证明你曾认真想过。望你以你生父为鉴,明白&lso;太刚则折,太柔则废&rso;[3]的道理。母亲不望你飞上枝头,但愿你在宫中存小心,知变通,以保全自己为先。知道么?&rdo;
我深深颔首:&ldo;母亲放心,女儿知道。&rdo;
母亲拥我入怀,含泪吻我的面颊。一滴清泪落在我的脸上,被秋凉的风舐净后留下紧绷的触感。母亲虽衣食无忧,与父亲亦算得琴瑟和谐,但抄家灭门的煎熬与痛楚,对生父的怀念与怜悯,连同她心底深处的泪痕,永远不会消失。
年关将近,四处农庄的租子和私邑的税银都上来了,府里上下要检查修葺一番,众人也要添置些衣裳首饰与日用什物。因母亲读过书,精通算术,历来她分管的账目最是清楚。于是从当年冬天始,熙平长公主便提拔母亲做了内务账房的总管。母亲新官上任不敢怠慢,日日在账房点算钱物,早出晚归,十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