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里?”
“这还用问?肯定是一个新的大岛”,对于埃斯科拉的问题,加斯帕给予了回应,只不过这个回答更像是一句废话。
埃斯科拉给了加斯帕一个白眼,把头扭开了,不打算和他计较,自己可是一位成熟的船长,做事应该稳重一些。
“对,加斯帕说的对,这是一块新的陆地,最起码不在我们已知的海图上。”,唯一知道真相的张小白选择了装傻,也是一副惊奇的表情。
事情起源于半个月前的那场风暴,事实证明,再快的船也跑不过风暴,挂满风帆的‘海雀号’轻轻松松的就被暴风雨裹了进去。
眼看已经无法逃脱的海雀号,立刻就老实了下来,降下了所有风帆,开始摆赖,任凭风暴蹂躏。
于是,一场稀松平常的速度测试,变成了船体强度和稳定性测试,暴风雨持续了十多天,乌云遮住了整片天空,黑夜和白天的界限变得极为模糊,水手们都已经记不清过了多少天了。
等到风暴过去,已经没有谁能够说清楚,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了,四周一片全是大海。
这年头海上航行,最普遍的定位方式,就是北极星或者南十字星定位,但是这种定位方式用来定位纬度还可以,用来定位经度就不行了。
最常用的经度定位,主要靠的就是从一个已知的海港出发,然后根据航向、航程计算出,船只向东或西行驶了多少度。
或者如果再陆地上,也可以根据钟表来简单测定,选定一个基准城市,根据太阳在最高点时的时间差,来计算出所在位置,与基准城市之间的经度偏差。
但是这两种情况,在海上出错那是常有的事。
现在的钟表制作工艺,一个是体型大,另一个是精度差,在陆地上一天差个半小时实属正常,到了海上,能正常走针都算它厉害。
靠钟表定位,还不如依靠航程测算来的准,但是航程测算经度,误差也非常大,历史上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前往传说中的东印度时,就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他为了迷惑水手,伪造了一份速度更慢的航海日志,告诉水手们他们并没有前进多少里程,所以距离东印度还有距离,让他们继续向西航行。
历史的结果却证明,那份伪造的用来迷惑水手们的假航程,反倒是更为准确。
这也是海上如此危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遇到暴风雨这种极端天气,几天暗无天日,摇摆不定的航行,根本无法准确测算航程,甚至就连航向都不一定准确。
而作为众人之中唯一的‘明白人’,拥有极高定位测量水平的张小白,就成了大家的依赖。
装模作样的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之后(外挂肯定是要藏起来用),张小白给出了一个‘模糊’的位置。
洋流和暴风合作,将‘海雀号’送到了黄金海岸西南三百多里格(一千六百多公里的位置)。
当然,张小白在研究完地图册之后,将定位向东稍稍挪了挪。然后命令船只顺着风向,向西北方向前进,目标圣若热岛(亚速尔群岛之一)。
不出意外的,意外出现了,经过了一周的航行,就在船只准备调整航向,转为向北行驶之时,陆地出现了。
已经在海上走了将近一个月的‘海雀号’,当即向着海岸靠了过来,准备在这里更换淡水,毕竟雨水也早就已经不好喝了。
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终于发现了一条大河直通大海。
“那里有人,派人上岸去看看,问一下这里是哪里?”,张小白举着望远镜,打量着眼前的大河口,那里有人在活动,只是距离有些远,看得并不真切。
他此前已经在地图上确认过了,这里就是前世巴西的东北部,距离非洲最近的海角,纳塔尔附近。
但是,在这个年代,这里是什么情况,他就不清楚了。
以他自身有限的历史知识,只知道南北美洲大部分都是部落时代,中美洲有玛雅人,但也是分属不同的部落。
阿兹特克王朝在中美洲墨西哥附近,中南美洲的印加王国发源于安第斯山脉西部,至于有没有扩展到东海岸,张小白就不知道了。
张小白之所以选择来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理由最合适,自己现在也是备受瞩目的人物,没有合适的理由,突然发起一个西航,那也说不过去啊。
再者,就是为了这里的几个特产,玉米、土豆、红薯、花生、辣椒、西红柿、南瓜这一系列后世常见的农作物,都是产自这里。
经由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才由葡萄牙人逐渐传入东亚地区,成为了后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
尤其是玉米,其产量相较于北方普遍种植的小麦、稻谷要高出许多,成为了北方真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张小白此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我们从遥远的海上而来,带来了一些物品,交换一些你们的食物”,张小白是幸运的,他们遇到的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友善的部落。
海雀号是为了作战而离开里斯本,船上并没有承载什么货物,好在为了应对激烈的战况,船上备着大量刀剑。
品质上乘的刀剑(相对于这里的部落而言),确实能够拉近双方的关系,一个围着不知名毛皮腰带的‘大人物’,热情的将众人邀请进了村子。
进入村子之后,张小白才发现,这位大人物居然是穿的最多的一个,好歹还有个毛皮裙子,村子里光着身子的人更多一些,不过也有些遮蔽物,比如各种颜色的花纹。
不过这里的天气也确实暖和,接近赤道区域,常年温度都不会太低,张小白穿着衣服活动一番,也感觉有些热。
他们的会客厅,就是一个长长的木棚子,底部有木头作为支柱悬空着,顶上盖着不知名的大草叶子,既能遮阳挡雨,又不影响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