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之问,岂不为难崔公女侄了?”
“此女适才阔言,绝非等闲,还是静候罢。”
崔琰一言不发,仍旧肃立。
曹操向我投来期许的目光,显然十分满意郭嘉这个考问。
很明显,崔琰上给曹操的谏书,郭嘉都看过了。郭嘉以此出题,既顺了曹操的心意,又送了崔琰颜面。他似乎肯定,我能够廷对如流。廷对,不就是策问么?难道我一年多的书当真白读了?又不是没在东阁与曹植辩论过这些话题。而面试演讲所需的口才、应变抗压能力,对于21世纪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来说,可都是基础技能。
我开始低眉沉思,大脑飞速运转,迅速解析考题,组织应答语言。
按历史,如今曹操最要紧的外政,当属追剿袁熙、袁尚二兄弟,内政自是政策推行颁布之类。郭嘉让我尝试论述,实际上就是推测曹操接下来的举措,看来他要考我洞悉时局的本领。
很多年过去了,前世读得滚瓜烂熟的《三国志˙郭嘉传》虽然忘得差不多,但还是记得大概的。让我想想,建安十二年,北征乌丸之前,曹操做了什么,郭嘉……诶?郭嘉好像在这时封侯了,封的……对了!“洧阳亭侯”!
封侯,加官进爵,肯定不止郭嘉一人封侯,现在的大背景是“冀州初定”,毋庸置疑,到了论功行赏,嘉奖功臣,收揽人心的时间节点了。收揽人心也包括士人之心,那么……
我忽然回忆起初入曹营时,向曹丕询问郭嘉的场面——
“郭祭酒姓郭名嘉,字奉孝,是阿翁帐下颇为得力的谋士,此番亦从攻南皮。但其身体不适,数日前已先回邺修养了。说起来,辟召四州名士之策,还是他向阿翁提议的。若未有征辟令叔之念,也许我们还成不了兄妹呢……缨妹,你流落在外,如何认识郭祭酒呢?”
我眼珠一转,莞尔一笑,决定先逗众人一回,遂双手作揖:“回阿翁,乙亥令中,阿翁因叹‘频年以来,不闻嘉谋’,遂广开言路。孩儿以为,阿翁实属多此一举。因为有郭祭酒一人便足矣。”
满堂哗然,郭嘉微愕,曹操则迷惑不已:“哦?何意?”
我笑着耸耸肩:“所谓‘嘉谋’,不正是郭祭酒之谋略么?”
众皆抿嘴,而郭嘉猛地一阵咳嗽,让我好笑又心疼。
曹操也不计较,只眯着眼笑:“莫要玩笑,适才见汝思忖良久,想来早已有应答之策,起身吧,快快道来。”
“唯!”我从久跪之地站起,端正了身姿,侃侃而谈:
“所谓‘月旦评’,来源已久,南阳许靖许劭兄弟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论衡》有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阿翁身居高位,克勤自省,令掾属每于月旦言政失,深有古邹忌时齐王之风。然当下正有一大事,于内政大有裨益。”
“哦?何等大事?”
“诸将士大夫,当以次第受封!”
满堂臣子,瞬间骚动,我知道,身后正有曹操帐下二三十双眼睛盯着我。
“河北既平,阿翁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此皆郭祭酒之谋也,缨斗胆料想,阿翁重才之心必将以移旧臣。”
余眼瞥见诸臣的目光都转投到了郭嘉身上,郭嘉复为议堂焦点,他有些尴尬地笑了。
我笑着继续说道:“《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千金买马骨,燕昭故筑台。阿翁帐中诸将贤臣,无不忠心耿耿,或初起义兵时追随,或不辞辛劳,或南征北战,或喋血沙场。阿翁今已平定河北,正是按劳行赏,封侯拜将之时啊。”
既给足了曹操面子与契机,又顺捧了我将来的师父,还让群臣对我的好感倍增,更在曹操面前展露了自己的才华。这一箭四雕的光辉“策论”,我可以自夸一辈子了。
众臣忍俊不禁地看着曹操,唯有郭嘉嘿然不语。
“诸君与孤征伐多年,如今北方将定,孤自当论功行赏,此女深知吾意,倒先孤一步,将吾愿公之于众了!”
曹操盯着我看了几眼,忽而抚掌大笑,指着我问群臣:
“此女言行,常令孤想起当年帐前一人,诸公知否?”
回顾见众臣面面相觑,都一致地保持了沉默。我本还在笑,但看到郭嘉神色严肃,遂敛了神情。
那时我以为,曹操说跟我很像的人,跟在雨巷中郭嘉说的,是同一人。
“奉孝,吾女缨儿,君以为何如?”
郭嘉微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