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真是说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倒也不是实情,沈哲毕竟年轻,身体素质好,头一天累得头重脚轻,睡一觉第二天照样精神焕发准备新一轮的加班加点,比起肉体上那一点微不足道地疲惫,让他承受不了的是精神折磨。
沈哲是作为军机处章京就职军机处的,虽然皇上和圣母皇太后的意思都是让他以军机章京之身份,而履行军基础上行走所履行的参政,议政之职责,但不代表皇上不找他去商议政事,评论天下的时候他就不用干军机章京那份抄抄写写的活。
军机处的日常工作一般的流程是&ldo;发折&rdo;、&ldo;接折&rdo;、&ldo;见面&rdo;、&ldo;述旨&rdo;、&ldo;过朱&rdo;、&ldo;交发&rdo;、&ldo;开面&rdo;、&ldo;交折&rdo;、&ldo;月折&rdo;、&ldo;随手&rdo;、&ldo;封柜&rdo;几个步骤,具体来说,就是奏事处将官员的奏折送到军机处,有军机章京呈递军机大臣预览,看完了再去给皇上作汇报以及请旨,回来后将皇帝的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给皇帝检查,由皇帝朱笔改定下发各相关部门执行,再由军机章京将折第和上谕以时间为序抄录备案,将原奏折交换与奏事处,奏折副本为每月一编是为&ldo;月折&rdo;,谕旨和奏折重点则是二季一编是为&ldo;随手&rdo;,&ldo;月折&rdo;与&ldo;随手&rdo;档收柜题封,是为封柜,这些脑细胞耗费量等同于扛砖砌墙的体力劳动通常是由军机章京完成的。因此如果把军机处比喻成印度种姓社会的话,军机处上行走也就是俗称的处机大臣是相当于&ldo;婆罗门&rdo;和&ldo;刹帝利&rdo;,也就是他们所谓的天神之脑以及天神之口,负责向皇帝请旨而他们这些被称为&ldo;小军机&rdo;的军机章京虽然从前在各自的部门里也是精英人物,但到了军机处这个地方自然无可选择地去挑起&ldo;吠舍&rdo;和&ldo;首陀罗&rdo;的大梁,当整个机构的&ldo;手&rdo;和&ldo;脚&rdo;。
虽然沈哲觉得来到这里这么多年,自己的文字功底是大有长进,虽然看竖版字看久了仍然同意看错行,断句也时常出现误差,但好歹他现在看到文字的时候,脑袋里第一个浮现出的是此字的笔画顺序而不是汉语拼音,两只手更加不会去凭空敲打键盘,原本几乎是和英文一样画圆的汉字也愣是被他打造成了一手可以见人的仿宋体,但是到了军机处才知道自己没有铭记革命先烈的教诲&ldo;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do;,抄录上谕还好,毕竟只有固定的那么几个人在写,也不是事件的当事人,不涉及到什么民族问题,不会在字里行间透露什么民族情绪,而且就是写给皇帝看的,也没人敢写得跟《兰亭集序》一样龙飞凤舞,可是有些地方奏折就不一样了,那都是事件的亲历者,那叫一个激情澎湃,句和句只见没有间隔不说,个别情感丰富之人还时不时在折子上留下两三滴泪痕,这还是小问题,大问题在于,人一旦一激动这字自然就变得不好认了,本来这些读书人从小这个贴,那个碑的临摹,字体早就有了各自的风骨,再这么行书,草书的一抽象画,根本让人没法认,这还不算,最窝火的事,有的时候好不容易连猜带蒙看懂了,偏偏看懂的是一&ldo;通假字&rdo;。
这样的生活真是怎一个&ldo;惨&rdo;字了得,因此,虽然朝廷没有法定双休日,他沈哲也必然每个礼拜都得给自己找两天双休日,好在,他身上的现行职位不只一个,圆明园边上就有个他可以随时造访的工作地点,两边都是在为朝廷办事,清流党就算是有什么不满也不能说他什么。
第二十九章苦守危壤,不如施之于民(5)
更新时间2011-3-220:36:42字数:3393
&ldo;你看那个是不是荀大人。&rdo;
&ldo;你眼花了吧,荀大人都告老还乡多少年了……诶?别说,好像还真是荀大人,荀大人回来了。&rdo;
这段短促的对话不知道是军机房里的哪个犄角旮旯里响起的,带着隐隐的兴奋之意,这样与公事无关的&ldo;闲聊&rdo;无论从篇幅还是分贝通常而言是难以引起埋头苦干地军机章京们的侧目,但此时却不然,这边的话音方落,军机处里就立刻出现了沈哲从来没有领教过的寂静,只能听见宣纸因失去手指的依靠而悄然飘落,与地面发出的摩擦声,沈哲正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见屋内众官员们也均如梦初醒一般,或推案弃笔,或鱼跃而起,各自都拿出了自己年轻时看进士放榜时的气魄,沈哲只觉得自己眼前几股深蓝色的气流飘过,一瞬间,军机处不大的门口和零星的几个窗户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一心只想着溜号的沈哲本来不想跟着起哄,却奈何被热情的同僚拽着,这热闹还非凑不可了。
沈哲上一次见着这种场面,还是七八年前的事,地点也不是在这个次元,而当时的沈哲也仍然是他本来属于的那个次元里,中国成千上万未知前路的高中生中的一员,沈哲记得,当时他正昏昏欲睡地听政治老师慷慨激昂的课本朗诵,正当他觉得自己再也支撑不住眼皮的时候,却听见他靠窗户坐着的同桌以非人的声音嚎了一嗓子:&ldo;舒马赫!&rdo;
还没等沈哲意识到自己应当把握有利地形围观操场上早已蔚为壮观的场面,整栋教学楼机已经发出了如同成百上千个航空警报一起运作的尖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