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在南京与日本和谈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个找借口回京的极好机会,就算是回不了京城,他也大可以和李鸿章一起直接去保定,不管怎么李鸿章那边的消息肯定比在这岭南要来的快上一些。
沈哲对南京并不陌生,他出生伊始,就在这个地方,南京市六朝古都,风水是龙盘虎踞,自然没得说。但是这地处江南,从骨子里就抹不掉江南的那股艳丽的劲头,因此从古至今,凡是定都江宁的王朝虽然多,却也难得长久,同是古都,江宁的大气就与西安有所不同,长安的大气凝聚着始皇帝扫平六国的雄浑,汉武帝北伐匈奴的豪迈,藏于黄土高坡的千沟万壑之间,而江宁的大气则是葬身于江南的温山软水之中,吴头楚尾之间,给这份大气有凭空添加了一丝女性的柔美情怀,沈哲常常想,如果长安是秦皇汉武的话,那么江宁就是长孙皇后那样巾帼英雄式的人物。
独自走在秦淮河畔,不知不觉就绕进了乌衣巷,没有南京总统府和路边的梧桐树的南京,让沈哲觉得分外陌生,就连这里,也不是他记忆中的地方了。
从乌衣巷穿出,便到了夫子庙,夫子庙旁的江南贡院因为不是科考的念头而分外冷清,江南贡院也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地方,众所周知南方盛产佳人,也盛产才子,朝廷每次的科举,江南籍的书生总是能垄断前三甲,有的时候,朝廷甚至要有意将一些前面的排行让给江南籍以外的考生以示公平。这么一来,这江南贡院里别说走出的进士了,就是状元郎,恐怕也难得轻易就数得出来。
可是偏偏能够被世人真正记住的却是像唐寅这些什么都没有考上的人。
夫子庙的香火还是一如既往地旺盛。
看着孔老夫子和蔼可亲的塑像,沈哲不禁去想,当年孔老夫子他老人家在墨池讲学的时候,究竟有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这样被当做神明一样的供奉呢。
在文庙门口,沈哲加快了脚步,他向来就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可是当夫子庙的正大门将要从他的余光中消失的时候,他还是不自觉地半回过头去看了一眼。
就近为什么要回头看那么一眼,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当他看清楚这一眼的时候,他就陡然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叫作缘分。
夫子庙的人很多,熙熙嚷嚷地来回穿梭着,但是即便是这样,沈哲还是一眼就看见了那个人的背影,沈哲想,当年在横滨吵杂的街道上,这个背影的主人大概也就是这样一眼看见了他的。
那个背影高瘦修长,是日本人少有的高个子,因此在普遍身高不是很求强的南方人中还算得上是突兀的。就像当年他和萧冉的身高在一群的日本人中也显得非常突兀那样。
当然虽然同样是黑头发,黄皮肤,但是仍然很容易辨认出来他是一个外国人,只见他留着英国式的小分头,头发上抹得发油油光增量,一身咖啡色西装笔挺,在沈哲的印象中,日本人的小身板儿不适合穿西装,日本历代天皇的西装照身上的衣服就跟那里借来的一样,不过好在,这个人是与平常日本人不一样的身材高大,因此这身西装在他的身上,倒也不显得突兀,外面还草草地披着一件武士服,至少是从衣着上,他是彻底翻了一个个儿。沈哲觉得,他的穿着几乎可以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日本,两三年前,他的内心仍然是一个日本人,只是要披着一副西方化的皮囊来适应当时的日本社会,而现在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他,内心已经完完全全的美国化,只能用一件日本式的外衣,来提醒自己仍然是大和民族子孙的事实。
沈哲远远地看见他此时正在向一个赶着去烧香的人打听着什么,在沈哲的印象里,他本来是会一些中文的,说得不好,但是普通交流没有问题,不过这里是南方,江浙一带的人听不懂官话的人有很多,即便是一个外省人到了这列会语言不通,别说是一个外国人,只见他连说带比划着愣是没让人家听懂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结果是一边说一边的,简直是鸡同鸭讲。沈哲看了片刻笑话之后觉得自己似乎有一点儿不低调,终于肯走上前去和故人叙旧。
第四十四章东瀛之石(8)
更新时间2011-10-2523:37:27字数:10626
缓缓饮下一杯水酒,沈哲不禁暗自皱了皱眉头,江南是出了名的温婉之处,就连酒水也会以花入酿,随时清冽香醇,却提不起它的兴致,来到这个时空之前,他的酒量本是不怎么样的,好在和同学聚会大家都是喝啤酒的,度数不高,再加上他有自知之明,知道点到为止,因此,倒也没有因为酒量不行而出过丑的记录,只不过,他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祖父还因为他酒量不好说过他几句,那意思好像是不能大碗喝老白干儿的男人那都不能叫纯爷们儿。到了这个时空之后,他的酒量依旧不怎么样,刚开始的时候倒还好,毕竟,那个时候他只不过就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就算是他要喝,家里人还害怕把他脑子给喝坏了呢,不过后来,他应酬多,这年头也没有低度数的啤酒给他喝,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久而久之,这酒量也就练出来了,非但是练出来了,还练出了他对于酒的挑剔,喝惯了北方和岭南的烈酒,这江南的酒,他反而喝着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