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之后,东乡胜道才缓缓开口:&ldo;明日……&rdo;
&ldo;明日是明日的事。&rdo;沈哲没等东乡说下去就打断&ldo;明日我等各为其主,便不再是你我。&rdo;
此话一出,二人又是一阵沉默,东乡明白以沈哲的为人,一件归一件,从来不会混淆而谈,明日的他仅仅就是大清国的外交官,于情于理是要为大清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而这些利益自然是要从他东乡胜道所代表的日本国那里所取得的。
这是他从一开始就明白的事实,虽然东乡胜道像所有的日本武士一样,对他的国家有绝对的忠诚之心,但是,另一方面,他希望的是不带任何私情的公平竞争,或许在新政府决定出兵台湾的时候,他就应该想到,两个人最终会以这样尴尬的身份见面。
如果如今两人真的是在谈判桌上,那倒还好,偏偏此时却是以私人的身份在一起像几年前那样喝酒言欢。
只不过,三年之前,他们在一起似乎有很多话可以说,说普鲁士,说西班牙,说美利坚,说大清,说日本的新政府,在美利坚的时候,他曾经无数次有写信的冲动,想要把自己在美利坚的所见所闻告诉这位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知己,只是苦于久无联系,不知道这信应该寄往哪里。况且彼时,中日已有隔阂,二人私交过密,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都没有好处,反而会早来猜忌,自毁前程。
如今这个和他有着相同理想,相同眼界与抱负的知己至交就在眼前,可是他反而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其实扪心自问,此时此刻的他们也可以继续谈理想,谈西洋,但是他们的理想,至少是短期内的目标,已经变成了互相吸干对方的血。
东乡胜道饮尽一杯酒,说道:&ldo;你肯定不会手下留情,我也不会。&rdo;
沈哲转着手中的酒杯,淡淡笑道:&ldo;我知道。&rdo;
街外想起了叮咚,叮咚的声音,二人循声向窗外望去,见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老头用一跟已经发黑范亮的鼓槌,敲着一只斑驳了红漆的京韵大鼓,周围稀稀拉拉地围拢了刚刚在夫子庙上完香闲人们,那人操着一口并不十分标准的江宁土话,一看便知是一个拼命想要融入应天府的生活的外地人。
虽然是不地道的江南的方言土语,沈哲侧耳倾听了片刻,边听出这人是个说书的,想必以前是在京城谋生,说话吐字还带着京城的卷舌音,正兴致勃勃地说着一段三国演义,刚刚说到了十八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清君侧,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这样精彩的故事,也无怪乎听得懵懵懂懂的听客们听得兴致盎然。
动向对于中文仅仅粗通,自然听不懂这个奇奇怪怪的老头儿究竟在讲些什么,只是看见沈哲的嘴角不知为何沁出了一丝微笑,似乎是十分释然的舒畅。
只听沈哲笑着问道:&ldo;东乡兄可曾听过三国里的故事。&rdo;
东乡胜道本来还以为沈哲要说什么深奥的东西,一听是三国,顿时笑了出来,要知道日本对于三国的研究可是丝毫不比中原逊色的。阴谋与战争构架的三国时代,在日本人的眼里甚至是一个比盛唐更加让人心驰神往的时代。对于三国的事实和传说,什么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东乡胜道从小就耳熟能详,甚至是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即便是这样,东乡也仅仅是很谦虚地回答道:&ldo;略有所闻。&rdo;
沈哲略微点了点头,说道:&ldo;那东乡兄觉得,当年关公&lso;温酒斩华雄&rso;之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心境呢?&rdo;
东乡胜道被问得一愣,寻思了一番,却不知道沈哲这么一问到底是安得什么心思,毕竟他们虽然是至交,但是见面的次数并不多,用十个手指就能数出来,不过正所谓&ldo;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do;这句诗并非只能用来形容爱情,也大可以用来形容友情,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至交可以长久不用联系,但是只要有机会见一面,便不用寒暄客套,把酒言欢到天明。
东乡胜道认为,他和沈哲就属于这一范畴的至交,平时未必想得到,但是不管自己有什么难以定夺之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这个人来商量,有什么喜悲,也希望找这个人来分享。
但是要是让他去猜沈哲的心思,他就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当事人自己要隐藏自己的心迹的时候。
东乡胜道想到此处遍也不打算去做无用功,草草答道:&ldo;战胜强敌,诛杀敌方的一员大将华雄,应当是欣喜的吧。&rdo;
&ldo;不然。&rdo;沈哲摇了摇头,&ldo;要说是欣喜,这欣喜之人应当是关羽的大哥刘备刘玄德,因为关于杀了敌方一员猛将,让他得以在众诸侯的面前挣足了面子,不,即便是刘皇叔他老人家,感到的也仅仅应该是欣慰而已,就算是华雄可以在三招之内斩杀了潘凤,但是潘凤是怎么样货色,刘豫州定然也看得清清楚楚,以他对于自己义地关羽的了解,他应当很明白关羽是稳操胜算的,因此这个欣慰,不过也只是看到了预想的结果的感叹而已。至于关二爷本人,我想就更加不会有什么欣喜之处,最多只能说是无悲无喜,甚至还会有一点儿失望,因为华雄这种人,根本就不配成为他的对手。跟他没过一招,对于关于长来说,恐怕都会觉得是对自己的侮辱。&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