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啊,你说的这些话,我妈妈都这么跟我说过。&rdo;,林芳逸也笑了起来:&ldo;谁跟你说的这些?&rdo;。
&ldo;国内的家长怎么会这么想?&rdo;,沈冰觉得有些不可思议:&ldo;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想要经历的东西,童年时候想要的一个洋娃娃,等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再给你,还是你想要的吗?&rdo;。
&ldo;而且,怎么会有你这个阶段专门用来学习,那个阶段专门用来干什么这样的想法呢?学习的渠道那么多,怎么会仅仅将孩子局限于学习课堂上的书本知识呢?&rdo;,沈冰觉得有些匪夷所思:&ldo;这样的学习,未免也过于单一和枯燥了些,局限性也未免太大了。&rdo;。
&ldo;这就是应试教育呀,我也是这么过来的。&rdo;,林芳逸显然很认同她的想法:&ldo;的确像你说的这样,绝大多数孩子被困在了课堂上,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习题和试卷,可是再反过来讲,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而教育资源又只有这么一点,除了这个办法之外,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做到相对公平的人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受教育机会呢?&rdo;。
&ldo;得面对现实啊。&rdo;,林芳逸感叹道:&ldo;高考制度虽然有很多弊端,但必须承认,它还是给绝大多数人公平竞争的机会了。如果没有分数线这个硬性指标,单纯地用什么素质教育综合评分来决定一个孩子能够进入更高学府深造,恐怕寒门就更难出贵子了。&rdo;。
&ldo;你说的也对。&rdo;,沈冰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ldo;我又不是神仙,当然有不懂的。&rdo;,她亲亲热热挽着林芳逸的胳膊朝文华殿走:&ldo;我对这些瓷器什么的就不懂,不就是一些碗啊碟啊碟,看起来都一样,正好今天你给我好好讲一讲,让我也沾点文化人的气质。&rdo;。
&ldo;切。&rdo;,林芳逸忍不住被她逗乐了:&ldo;你少来取笑我,就我这三脚猫水平,你这是打我脸呢。&rdo;。
&ldo;骗你干嘛?&rdo;,沈冰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ldo;哪有规定我就啥都得懂,而且我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哪里学过这些啊。&rdo;。
说着她们两个已经进入了陶瓷馆,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ldo;这有什么好看的。&rdo;,沈冰随便瞥了两眼,顿时失去了兴趣:&ldo;这么粗糙。你就想看这个?&rdo;。
&ldo;哎,好东西在后面呢!&rdo;,林芳逸难得看到这么没耐心的沈冰,顿时有些忍俊不禁:&ldo;哎,你走这么快干嘛,有东西在后面追你吗?&rdo;。
&ldo;不好看当然得走快些。&rdo;,沈冰被她一吓,差点打了个寒颤:&ldo;喂,你别胡说啊,这种地方,阴气重。&rdo;。
&ldo;哈哈。&rdo;,林芳逸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ldo;看你平常拽的跟个二五八万似得,原来也只有这点胆子。&rdo;,她笑着拉紧了沈冰的手:&ldo;这里这么多人,你怕什么?&rdo;。
沈冰忍不住打了她一下,嗔道:&ldo;你管我。&rdo;,这样的相处中,林芳逸心中多日郁结的不开心有些消散开去,看向沈冰的眼神里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痴缠:&ldo;走吧,带你看好东西。&rdo;。
走过商、周、秦、汉,走过三国两晋南北朝,走过隋唐五代,林芳逸带着沈冰最终站在了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跟前。
还未等林芳逸开口说话,沈冰已经几乎将整张脸贴在了玻璃罩上:&ldo;天呀,这东西这么漂亮!&rdo;,她由衷的发出了赞叹,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汝窑天青釉弦纹樽:&ldo;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瓷器!&rdo;。
&ldo;你不是去过大英博物馆么,那里不就有个专门的中国瓷器馆,叫什么达维德基金会么,难道你没去看?&rdo;,林芳逸觉得有些不可思议:&ldo;你去了那里居然没去看中国瓷器馆?&rdo;。
&ldo;哎,大英博物馆我是去过啊。&rdo;,沈冰的脸上微微泛起了一丝羞涩:&ldo;可你说的瓷器馆我没进去啊,我想着这些碗啊碟啊的不就长那样么,谁知道这这这,这居然这么漂亮!&rdo;。
&ldo;……&rdo;,看着这样的沈冰,林芳逸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样的沈冰,反而显得更可爱呢‐‐原来她也并不是什么都懂的,而且也会想普通女孩子一样,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连了解一下的兴趣都没有呢。
不过,今天她居然愿意陪着自己从来都懒得看一眼的瓷器展呢!意识到这一点,林芳逸的心狠狠地悸动了一下,看向沈冰的眼神顿时有些不一样了。
&ldo;你这么看我干嘛?&rdo;,沈冰被她看的有些慌乱,还以为自己说的过于直白了,破坏了自己在林芳逸心目中的形象,忍不住低声嘟囔道:&ldo;我没进去怎么了,当时的确没兴趣嘛……&rdo;。
&ldo;现在知道这是好东西了吧。&rdo;,林芳逸没有戳穿她,只是拉着她的手不知在什么时候变成了十指紧扣。
&ldo;汝窑天青釉弦纹樽。&rdo;,沈冰一字一句念出了文字说明:&ldo;真漂亮。&rdo;,她自言自语道:&ldo;不知道拍卖会上有没有这一类东西拍,到时候得留意一下。&rdo;。
&ldo;……&rdo;,沈冰的话让林芳逸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ldo;大姐,雍正年间整个皇宫也不过31件汝窑,你就算再豪,也不至于豪到这个程度吧?&rdo;,她忍不住吐槽道:&ldo;而且目前已知存世的汝窑物件儿多数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你别到时候拍个赝品回来,有你哭的时候。&rdo;。
&ldo;哼。&rdo;,沈冰也知道自己刚才的无心之语闹了笑话,却还是嘴硬:&rdo;说不定我运气好,偏就捡个漏呢!&rdo;。
林芳逸看到她微微泛红的脸,一时也不忍心再取笑她,于是跟她头碰头靠在一起观察着眼前这个汝窑天青釉弦纹樽:&ldo;据说这个汝窑在烧制的时候,釉里加了玛瑙末,所以它的釉面光泽跟其他瓷器不一样。&rdo;。
&ldo;走,去看看其他的。你就知道有什么不一样了。&rdo;,说着林芳逸就准备拉着沈冰去看其他窑器,却见沈冰犹如被钉子钉在地上一样,就是不肯挪步。
&ldo;哎,再看一会儿。&rdo;,沈冰的整张脸都几乎贴在玻璃上了,甚至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高鼻梁碍事:&ldo;你看它有些小裂纹。&rdo;,她指着这个汝窑天青釉弦纹樽道:&ldo;是因为坏了么?那可真可惜了。&rdo;。
&ldo;这是开片,正常的。&rdo;,林芳逸含笑解释道:&ldo;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这样说:&ldo;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rdo;,也就是说,有蟹爪纹是真的,就像这个一样,没有的话更好,但现存的汝窑器,确实大部分都有蟹爪纹,少量不开片的,就是所谓的&ldo;无纹者好。&rdo;&rdo;。
她笑着指了指旁边的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ldo;你看,这个也有蟹爪纹。&rdo;。
&ldo;啊,不走了。其他地方都不去了,今天我就呆在这里了。&rdo;,沈冰已经挪不开步子了:&ldo;你说大英博物馆有一个专门的中国瓷器馆?&rdo;,她简直连肠子都悔断了:&ldo;我早干嘛去了,居然错过了这么多年。&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