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之际,幕僚建议他向五姓七望的世家求助。
当时世族之首的崔家答应出力支援他,条件却是联姻。
崔家嫡女自然不能给人做妾,夏德帝当时已过了而立之年,长子都快弱冠了,自然不能休妻另娶。
而崔家也其实也没看上商卓这个老头子,而是相中了他的长子商靖之。
但是当时商靖之也已经娶妻薛氏,而且薛氏并无七出之错,并且已经怀了身孕。
商靖之年轻气盛,与薛氏成亲不过两年,虽不说蜜里调油,却也是恩爱有加,自然不肯休妻。
商家与薛家也是多年的世交,既不想与薛家翻脸,也不想失去强援。
他与幕僚商量了一宿决定,让薛氏与崔氏并嫡。
崔家商量了许久竟然答应了这个条件。
所以一年后,薛氏生产之时,商靖之迎娶了崔氏进门。
崔氏不仅貌美如花、足智多谋,而且擅骑射,甚至能跟随商靖之南征北战,替他出谋划策。
因此,薛氏在家养胎看孩子之时,崔氏就跟在商靖之身边东奔西跑,几次于危难中救了商靖之。
商靖之越来越依赖崔氏,两人可谓是有同生共死的患难夫妻情。
商卓也很欣赏这个儿媳妇,隐隐的透露过只要崔氏生下嫡子,就会立崔氏子为继承人。
期间,崔氏也怀过一次孩子,无奈在救商靖之的时候动了胎气,孩子生下来不多久就夭折了。
崔氏伤心欲绝,商靖之为了安抚崔氏给那孩子取名商祺,承诺有朝一日他能登上大位就会追封此子。
孩子已死,崔氏纵然伤心也无奈,她休养了两月就赶回了军营待在商靖之身边。
那时崔氏多次立功,在军中很有威望,大部分将领都认为崔氏与他们元帅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商卓占领京城,在此登位,称夏德帝,号清正,大夏建立。
清正元年,夏德帝就封商靖之为太子。
崔家明里暗里的示意商靖之为崔氏请封太子妃。
商靖之为难告诉崔家,虽然他最爱重崔氏,无奈崔氏至今无嗣,而薛氏已诞下一女一子。
商靖之承诺崔家,为堵悠悠之口,暂时空置太子妃之位,只要崔氏诞下子嗣他就立马为崔氏请封。
崔家也后悔,当时让崔氏跟着商靖之南征北战而失去了那个孩子。
接下来几年,商靖之也像他承诺的那样,一直把崔氏带在身边。
崔氏虽无太子妃之名却有太子妃之实,而薛氏与她的两个孩子一直留守在洛阳老家。
而薛家被崔家压制着一句话都不敢说。
清正五年,崔氏终于历经艰辛又生下一子。
崔家立时炸了锅,崔家宗妇立即进宫探望崔氏,崔家大开正门,大摆流水宴七天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