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哥,桂花糕。”
蓝湛低头不语,只是默默地站在原地,只等着蓝涣带我们两个小萝卜头一起过去。
将将出锅的米糕淋上那金光灿灿的桂花糖浆,甜糯的气息随着盈盈而上的蒸气萦绕在空气之中。
我学着身边两人的样子,小口小口地吃着那清甜软糯的米糕,看着两岸过路的行人走走停停,竟觉得宁静而惬意。
云深不知处固然是好的,可是比起这繁华的人间烟火气,确是多了几分冷清与孤寒。
我一路跟着两个哥哥走走停停,饮了清甜可口的马蹄甜水,尝了色泽红艳的血糯甜饭,又吃了咸香酥松的酒酿饼。
三个人跟‘报复社会’似得吃得校服都小了两圈儿。
拍拍圆鼓鼓的肚皮,临回去了,又提了整整一小篓红艳透亮的杨梅。
也是那天吧,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了使得蓝大高歌,蓝二偷鸡的,俗称忘羡定情物的神饮‘天子笑’。
起初闻到酒香时我还不太相信,毕竟在我心里,那可是让咱们雅正端方的蓝家兄弟仅一口便能‘六亲不认’。
使得双双斩获【姑苏一杯疯】及【姑苏一杯倒】美名的‘神饮’,怎么可能闻着有一股子浓浓的米酒香气?
然而,当我真正见到时,却着实沉默了……
那大大的三个字默默地提醒起我,所谓的烈酒蒸馏技术,最早只能追溯至金。
且多发展于边外少数民族部落,而大众所理解的白酒,亦是到了近代才有的说法。
这个时候居于中原的汉民族,多以酿造酒为主,所发现的蒸馏器具则是用于炼制丹药。
所以此时的酒,即便被赋予‘烈酒’之称,但以酿造酒的度数最多不过十二三度。
可能,用材更好的清酒能再烈一些?
不过,清酒那种好东西都是特供,普通民间置酒哪有那条件啊,基本都是带着酒渣,味道或清甜或香浓的浊酒。
额……这也难怪李白可以千杯不倒……
这一认识着实是震惊我上下五千年,试想,两个有为青年竟是被那一口十二度的稻米酒浊酒醉得昏天黑地,偷鸡摸狗,甚至高呼:
“弟弟不要消沉!”
“走,哥哥带你去找魏公子!”
等至理名言……
额……
当时的我,其实还挺无助的……
但没过一会儿,我自己就想通了,甚至在暗处露出了一抹阴险的笑容。
啊哈哈哈哈哈,虽比不过李白,但依照我曾经的酒量打败蓝氏这帮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此看来以后姑苏酒王的称号恐怕是非我蓝家阿芷莫属啦。
哎呀,也不知道,我这个姑苏酒王跟日后的夷陵老祖比起来究竟谁能更厉害一些呢?
想到此,我不由得开始眉眼乱飞,然而将将飞到一半便被一道声音喝止:
“蓝芷,方才讲得心法你可有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