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强化训练,溥隽在父亲的带领下,走进养心殿东暖阁。慈禧见他健康清秀,跪拜如仪,应答也还流畅得体,心中颇为满意,随口问道:&ldo;平时在家除读圣贤书外,还做些什么?&rdo;
溥隽答:&ldo;奴才除读书外,还喜弓马骑射。&rdo;
这话让慈禧中意,说:&ldo;骑射乃咱们满人的本色,万不可丢掉。&rdo;
又问:&ldo;喜欢读什么书?&rdo;
溥隽答:&ldo;史书及祖宗典册。&rdo;
慈禧点点头:也做诗吗?&rdo;
溥隽答:&ldo;间或也做些诗。&rdo;
慈禧问:&ldo;近日做了什么诗,念一首给我听听。&rdo;
溥隽答:&ldo;奴才昨日作了一首《秋雁》,请老佛爷赐教。&rdo;
停了一下,溥隽念道:&ldo;西风乍起时,群雁飞江南。聊将天作纸,挥洒二三行。&rdo;
慈禧笑着说:&ldo;诗做得不错,赏你一套文宗爷用过的笔墨,下去吧!&rdo;
载漪带着儿子,高高兴兴地出了养心殿。
载漪父子刚出宫,崇绮便对慈禧说:&ldo;老佛爷,恭喜恭喜,端王府有这样聪明的小主子,老佛爷您有这样颖秀的内侄孙,这真是大清之福。溥隽知书达理,尤其诗做得好。聊将天作纸,挥洒二三行。这诗真有王者气概。老佛爷,您若将溥隽赐给老朽做门生,老朽这一世就算没白活了。&rdo;
慈禧听了这话,很欢喜,说:&ldo;好哇,就叫溥隽拜你为师吧!&rdo;
崇绮乐得白胡子翘了起来:&ldo;老朽谢老佛爷了。&rdo;
见过溥隽这一面后,慈禧已在心里定下了这桩大事。
溥隽进宫面试并得到老佛爷的赞许之事,很快便传遍朝廷上下,端王府立即车水马龙,热闹如市。在许多人的心里,端王府就要成潜邸了,其中荣禄、刚毅、启秀、裕禄、徐桐等人更为积极。
荣禄、刚毅在这次变局中,坚定地站在太后一边反对皇上,启秀、裕禄是新政期间进的军机,他们本是皇上提拔的,却反了水投靠太后。他们都害怕一旦山陵崩皇上重新掌权后会报复,遂一致主张废除皇上,另立新主。徐桐一向反对西学,他不满光绪,主要在信仰上而不是利害关系上。荣、刚、启、裕执掌军机大权,是眼下大清国的实力派人物。徐桐身为大学士,又曾做过同治帝师,年高德劭,在朝廷中有极高的声望。他们与慈禧结成联盟,废光绪立溥隽,看来已是势在必行的事了。但这时却有两位王爷主张持稳重的态度,一是军机处领班礼王世铎,另一个是总署大臣庆王奕劻。
世铎做了十四年名不副实的军机处大臣,奕劻则是近几年来走红的王室重要人物。
世铎和奕劻与光绪无怨隙,他们站在较为超脱的立场上,认为废除皇上一事太重大,且光绪因行新政而废,亦颇冤枉。二人意见一致,遂共同奏请慈禧,但他们不便直说,而是采取纡回的方式。
世铎奏:&ldo;近日王公中密传,谓皇上病重,不能理政,老佛爷有另立之意。奴才和庆王以为此事可否听取京外督抚意见,请老佛爷圣裁。&rdo;
慈禧看了看奕劻:&ldo;你也是这个看法?&rdo;
奕劻叩头说:&ldo;奴才的看法与礼王爷一样。&rdo;
慈禧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问世铎:&ldo;依你看,此事如何与地方督抚商议?&rdo;
世铎说:&ldo;此事太重大,又属绝等机密,不可扩散,只宜与极少数人商议。奴才与庆王私下认为,当今天下只有三个总督可议此事。一为大学士、前直督李鸿章,二为两江总督刘坤一。二人为湘淮两军硕果仅存者,且久为总督,老成稳重,此二人非得事先征询不可。第三位便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此人非湘非淮、非台非阁而受天下督抚推重,眼界开阔,谋国忠贞。此人亦宜与之商议。三人之外的督抚,似不宜让他们知道。&rdo;
慈禧又沉默多时后才说:&ldo;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军机处办个绝密信函,分寄李、刘、张三人,叫他们直抒己见,尽快答复。&rdo;
第二天,三封绝密信函由军机处发出。一封直送贤良寺李鸿章寓所,另两封以四百里加急分发江宁和武昌。
李鸿章从欧美五国回来后,满以为可再获重用,却不料依旧只是一个文华殿大学士。自雍正建军机处后,内阁的权力便大为降低,到咸同之后,内阁大学士完全成了一个虚衔:位虽高,秩虽隆,而实权几乎一无所有。&ldo;大学士&rdo;往往成为对立有大功之人的荣誉褒奖。李鸿章很少去内阁办事,当然也无事可办。他一直住贤良寺,读书散步,门前冷冷清清。他是一个十分看重权势和事功的人,处于这种境遇,自然心境抑郁。对于前一段的新政,李鸿章的态度比较复杂。
应该说,李鸿章是最早认识中国已落后世界很远,必须向别人学习的先知先觉者之一。他的这个认识是在战争中得来的,是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正因为此,早在同治初年,他便办起了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局等一批洋务军工厂,是曾国藩&ldo;徐图自强&rdo;国策的重要制订人和继承者。早在同治九年,在处理天津教案中,他便和曾国藩会衔上书,提出派幼童出国留学的建议。后来在长达二十多年的直督兼北洋大臣的岁月中,他更是倾尽全力办北洋水师,办军火工业。光绪的百日维新变法,不过是以朝廷的名义将他三十年来所做的事业推行于全国罢了。作为第一代的试办新政者,李鸿章怎能不拥护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