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甲午战争史读后感1000字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东学道徒伏阙上疏,虽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容庵弟子记》记此事说:东学道徒&ldo;来汉数十人,请韩政府尽逐各国官民,只留华人。揭榜挂西人门首,诟詈多端,外人均大恐。&rdo;注4四月六日,袁世凯致电李鸿章,亦称:&ldo;东学邪教,联名诉请韩王,尽逐洋人。迭有揭帖榜文,沿西人门多端诟骂,称将逐杀。在汉洋人均大恐。日人多携刀昼行,尤骚讹。&rdo;注5东学道的揭帖榜文保存下来的不多,现摘录一件,以见其斗争矛头所向:

&ldo;今倭洋之贼,入于心腹,大乱报矣。试观今日之国都,竟是夷贼之巢穴。窃惟壬辰之仇注6,丙子之耻注7,宁忍说乎?宁忍忘之?今我东方三千里兆域,尽为禽兽之据;五百年宗社,将见黍离之叹。仁义礼智,孝悌忠信,而今安在哉?况乃倭贼反有懊恨之心,包藏祸胎,方肆厥毒,危在朝夕。倘视恬然而谓之安,则方今之势与投火薪上何异哉?生等虽草野蠢氓,犹袭先王之法,耕国君之土,以养父母。于臣民之分,虽有贵贱之殊,然忠孝何所异哉?愿效微忠于国家,而区区下情无路上达。伏想巡相阁下,以世家忠良,永保国禄,忧在进退,爱君忠国之忱,非生等之可比也。古语曰:大厦将倾,一木难擎,大浪将簸,一苇难航。生等数百万,同力誓死,欲扫破倭洋,而效大报之义。伏愿阁下同心协力,募选有忠有义之士吏,同遂辅国之愿。千万祈恳之至!&rdo;注8

这份充满爱国激情的揭帖,提出了&ldo;扫破倭洋&rdo;的口号,无异一篇讨伐外国侵略者的檄文。

不久,东学道徒又开始酝酿再次伏阙上疏。四月二十六日,全国八道的东学道徒汇集于忠清道报恩县,达数万人之多。忠清道观察使赵秉式束手无策。消息报到京城后,朝鲜政府惊恐万状,下令革去赵秉式,李宪植观察使职务,以赵秉镐,金文铉代之。又派户曹参判鱼允中为宣抚使,速赴报恩县解散道徒。鱼允中派人密

探东学道内情,得知道主崔时亨并无聚众暴乱之意。五月十五日,鱼允中偕报恩县县令李圭白亲赴东学道徒之聚会处,传达国王的教旨,井当众宣布今后地方官吏如有非法杀害东学道徒没收财产等事,将处以严罚。崔时亨本无反抗政府之念,在鱼允中劝谕下,便令道徒解散,各自归家。

崔济愚、崔时亨领导的东学道,其宗旨是对抗&ldo;西学&rdo;,与中国近代的某些反洋教斗争有相似之处,从反对西方教会开始,逐步发展到逐灭一切洋人。这一斗争,尽管带有笼统排外的倾向,但其实质却具有鲜明的民族自卫性质,应该是反帝爱国运动。东学道并不反对官府.不能称之为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当然,不排除东学道的某些行动带有一定的反封建因素,但迄于一八九三年为止,其主要斗争矛头仍是对准外国侵略者的。

注释:

注1《海月神师实史》,《天道教书》,第52--78页。转见田保桥洁:《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中译本,第35--37页。

注2锦营,忠清道公州监营;定府,全罗道全州监营。

注3《海月神师实史》,《天道教书》,第92一90页。转见田保桥洁:《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第40--42页。

注4沈祖宪、吴闾生编纂:《容庵弟子记》,见《中日战争》(2),第268页。

注5《寄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4卷。

注6壬辰之仇,指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之役。

注7丙子之耻,指1875年日本军舰云扬号占领江华岛炮台事件。

注8转见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2卷,第17--18页。

二 东学党起义

从一八九二年十二月东学道开始公开活动后,连续发生了全州请愿、伏阙上疏及报恩聚会三大事件,但其斗争的结果最后竟化为泡影。东学道徒解散后,官府又分别加以逮捕。东学道徒所受的迫害反而有增无已。从金允植给鱼允中的信中,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东学道徒所采取的可耻的欺骗手段:

&ldo;窃谓大服人心莫如&lso;信&rso;之一字。向于宣谕之后,宜自朝廷即发一令,既住勿问。……今乃一边开诱以好生之道,一边行会以捕核党魁,彼安肯心服乎?焦唇弊舌而竟归食言,事何以行令乎?未知其间事状如何,党魁已就捕否?此系庙算,非野人之所可与知,而事体则顾不然乎。……方今民心涣散,从乱如水,朝廷无固系之信,所在贪污,长吏又从而殴而纳之。以此言之,未可以己散而释虑也。惟激浊扬清,兴利除弊,为挽回民心之大关捩。&rdo;注1

金允植反对政府当局的欺骗手段,提出兴利除弊以挽回民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又有谁肯听呢?所以,他的&ldo;未可以己散而释虑&rdo;的说法,确实是相当清醒的估计。果然,刚转过年来,东学党武装起义便爆发了。

这次起义的领导者不是东学道主崔时亨及其门下高徒,而是道徒全琫准。全琫准(一八五四‐‐一八九四),全罗道古阜郡人。父亲为人正直,秉性刚强,曾为古阜郡衙吏属,固不满郡守贪婪无厌,率农民袭击郡衙,不幸被捕,死于乱杖之下。全琫准悲愤不已,常以报亡父之仇,拯救民众于水火为念。一八七四年,他拜谒崔时亨,聆听教义,遂为东学道信徒。到一八九四年领导起义时,已是古阜郡东学道的首领。全琫准所领导的起义,虽然是以东学道徒为核心,并继续沿用东学道的名称,但已经脱去了宗教外衣,所以历史上一般称之为东学党起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