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回‘锦绣前程’拿什么吗?”
“我直接坐班车回去。”
“行。”
我们向车站售票厅走去。已近黄昏,站前广场上空荡荡的。早上在这里摆摊设点的都撤了。有人向我们打招呼,那是开黑车的在拉客。
这时我听见王浩喊我的声音。
王浩把摩托车停好,小跑到我们身边。
“赶急赶忙的,总算没有错过。”王浩喘着气。
“有什么事吗?”我问道。
徐小柔忧伤地看着王浩。
“你们不知道?去小柔家的马路被大水冲毁了,班车停开一个星期了。我是赶来送小柔回去的。”王浩说。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还有,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个时候到?”
“你不是叫我做个有心人吗?”王浩很得意的样子。
徐小柔看着我。
“我叫你在医学上做个有心人。”我说。
“我这叫举一反三。”
“不错。”
既然班车停开,小车自然也没法通过,最好的交通工具便是摩托车了。三十公里的路程,骑摩托车有四十分钟足够了。
王浩是够有心的。
徐小柔坐上摩托车的后座,把她父亲的骨灰架在王浩和她之间。
王浩一脚油门,摩托车屁股冒烟,徐小柔来不及和我挥手,人就到了五十米之外。
我知道王浩内心的喜悦没法形容。
看来,王浩这家伙还是值得教的。很有悟性。俗话说,患难之中见真情。徐小柔这个时候最需要帮助,他王浩及时现身,最能打动人。
要知道,骨灰越早到家越好。不说徐小柔家族的人在盼望,她自己也想让父亲早点入土为安。
若是因为不通班车而耽搁几天,徐小柔的内心会生出多少愧疚来。
所以,王浩说用摩托车送她回去,徐小柔二话不说就坐了上去。
待王浩摩托车的身影在我视线里彻底消失,我方才拦下一辆三轮车。
坐在三轮车上我给郝珺琪打电话。整整七天不曾见面,不曾当着面互相说晚安,我又有一种郝珺琪会再次从我身边消失的错觉。
“哥已经到了阳江吗?”郝珺琪的声音在手机里响起。
“我已经坐在回阳江的三轮车上了。你在家吗?”这种问候让我说不出有多温馨。
“在。”
“晚上不用烧饭了。”我想起程伟的嘱托,“程大哥说为我接风,在‘美食美客’请咱们吃饭。”
“嗯——我不想去。”郝珺琪支支吾吾的。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