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刘备完全占领了扬州之后,在扬州也要全面的实行这套方案。
……
用过餐,休息了一会儿,刘备就升堂议事。
马上要前往吴郡接收扬州。
各郡人事部署需要进行调整。
这一下,文臣武将来的就多了,不像上午只刘备他们几个。
糜竺,孙乾,简雍结伴而来,遇到了伊籍,连忙又寒暄了几句。
伊籍陪刘备用完饭,出门溜达了一圈。
伊籍到来的消息,上下早就传遍了。
但是众人一方面又有公务在身,一方面要听闻伊籍在和刘备谈事情,便没有过来打扰。
如今虽然称不上久别,但也有两个月没见了。
高高兴兴的进门,陈震已经在里面等待。
庞统这个时候也刚好从外面回来。
来的人还有薛琮薛敬文,程秉程德枢,许靖许文休。
薛敬文在年初的时候曾经从交州来到豫章,还协助过诸葛亮进行科举的出题。
后来刘备移军北上,身边缺少人收拾文书工作,薛敬文则殷勤地跟随在刘备身边。
程秉程德枢,是薛敬文在交州的好友。本来是汝南人,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战乱而到交州避难,跟随着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学问很好。
经过士燮和薛敬文的推举,一起来到刘备手下任事。
这两个人如今虽然来了,但也只是旁听,并没有太多发言的权利。事实上,他们也很难给出什么独到的见解。
首先,他们初来乍到,身份还低,只不过刘备爱惜人才,又是给士燮面子,所以才让他们一直参与工作。
其二,就是有些时候想要给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往往不是普通的儒生可以做到的。程秉虽然是一个学问非常高的儒人,但是,刘备对于他的期待甚至不如薛琮。
因为薛敬文的底线要比程秉低很多,像这样离经叛道的人,看起来就比好学生有奇谋。
而且他们现在也是在熟悉刘备的手下工作,对于一应文臣武将虽然有所了解,但还不能烂熟于心。
至于许靖、许文休,他可是有些倒霉。
当初在交州,想要翻墙去找刘备,这种对于刘备的忠诚自然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是显得过于谄媚,在交州几乎成了笑话。
他虽然依然有才华,但是他的才华远远比不上他的名气大。
而刘备又比较不喜欢这种太钻营的人。
因此,在刘备阵营里,他得到的待遇并不是非常高。
不过,董良和诸葛亮都一再劝刘备,让许靖这个人成为一面旗帜,好好的去对待他。
许靖的才华未必被在座的哪位文臣高,但是他的名声甚至可以说是最高的那一位。
有了他作为这一面旗帜,更能显示刘备得人心,显示刘备招贤纳士,求贤若渴。
如今,许靖虽然得到了礼遇,待遇高,地位高,但是他却并不甘心只作为一个吉祥物。
许靖相信,刘备打天下需要经历的事情多着呢,一定有自己用武之地。
所以他也不争一时长短,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机会。
文人都到齐了,武将却没有来几位。
只来了黄忠、刘磐和宗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