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rdo;在大臣们的朝拜声中,皇上与何太后一起进入了大殿。现在由于刘辩尚年幼,因此沿用大汉特有的皇后听政制。而我由于现在身为太傅掌尚书事,故站在文官这边的第一位,而武官那边由于大将军何进已死,又暂没任命大将军,故现在站在第一位的是讨伐黄巾名将皇甫嵩。不过虽然我站在文官第一排,但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骄傲和开心的,反而令我有种不适之感。其实也难怪我有这种感觉,我身边的人全是上了年纪的老臣,就我一个年轻人,而四世三公的袁绍都要站的老远,而在这群老臣的衬托下,我就显得格外突兀,而我也总感觉到有数道不善的目光扫视着我,但当我想去寻找时,却又隐然不见。在几次寻找未果后,我也就放弃了寻找。只要我有实力,我哪怕是坐在上面又怕得谁来。
&ldo;有本早奏,无事退朝!&rdo;那军士又朗声喊道。
&ldo;臣…&rdo;我上前正要将我昨天思索一夜的关于保护洛阳的城门校尉人选提出来,但结果被一声音打断。
&ldo;西凉刺史董卓董大人到&rdo;外面一声音喊道。而殿内大臣顿时一颤,都不约而同脸色一变,小声议论起来。
只见从大殿门口走进来一身材略胖,全身被白带包裹,相貌凶恶的胖子,此人正是董卓。
&ldo;微臣西凉刺史董卓拜见皇上。皇上,请恕微臣有伤在伤,不便行礼,还望皇上恕罪!&rdo;董卓大刺刺地走进来,傲然说道。
&ldo;呃,董…董…&rdo;刘编似被吓坏般,身体倾向一旁的何太后,似要躲到她后面去一样。看见刘辩这样子,我无奈地摇摇头。但董卓如此嚣张,我又岂能任由他就此横行。
&ldo;董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仅身受轻伤,却借此对皇上拒不行礼,汝意何在?莫非想造反乎!&rdo;我面向董卓冷哼道。
&ldo;是你,林风。哼,如不是你昨天无故偷袭老…本官,本官会成今天这样!&rdo;董卓咬牙切齿地对我冷哼道,然后转而对刘辩喝道:&ldo;皇上,非臣不愿行礼耳,乃受林风偷袭,身受重伤,实在不方便行礼,望皇上明察!&rdo;
&ldo;呃…&rdo;看着堂我与凶恶的董卓争论,刘辩不知说声好,求助似的望向何太后。
&ldo;两位卿家都是国之重臣,何必为了一时误会而恶言相向呢!而且董卿家,昨天在陈留王的调停下你与林爱卿已经言和,此事就不要再提了吧!&rdo;何太后明显偏袒我说道。听的我心中暗喜不已。
&ldo;启禀太后,非臣要提,乃林风不肯放过臣耳!太后,臣率领大军千里迢迢从西凉赶来救驾,却换来林风的偷袭暗杀,请太后给臣一个说法,请皇上还臣一个公道。&rdo;董卓大叫道。
&ldo;董卿家,哀家刚才已经说过,昨日之事就此作罢,你屡此提起,究竟有何企图?&rdo;何太后满脸不悦冷哼道。
&ldo;回太后,非臣欲犯太后之威耳,乃臣为大汉死守边疆,保大汉一方平安。在臣闻之皇上有难,立刻领兵前来平乱,却遭受此等待遇,实在令臣心寒,而臣在众士兵面前被人当众行刺,也令臣身后的二十万西凉士卒气愤难填,如皇上不还臣一个公道,只怕他们不会罢休!&rdo;董卓凶残地盯着何太后说道。
&ldo;你……&rdo;何太后闻言粉脸骤变,指着董卓气的说不出话来。
望着董卓那嚣张样,满朝大臣议论纷纷,均是暗皱眉头,不过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指责董卓,毕竟他身后的二十万西凉雄师可不是说笑的,万一把他激怒了,真的来个鱼死网破,那可就糟糕至极。不过令我奇怪的不是这个,我奇怪的是董卓这个粗人怎么突然变的口齿伶俐起来,我仔细打量了下,终于发现了秘密。原来他手中藏着张小纸条,难怪他可以如此侃侃而谈了,原来早有准备。看来今天来者不善。不过我又岂会惧你,你虽号称二十万大军,不过城外仅有数千士卒而已,还没城内守军多,凭这点人马就敢威胁朝廷,简直说笑。
&ldo;董卓,你不但藐视皇上,还出言恐吓太后,实在胆大包天。皇上,微臣以为应将董卓立刻斩首示众,以敬效尤!还望皇上速速下旨擒贼!&rdo;我向刘辩请旨道。只要刘辩下旨,我立刻便将董卓斩杀在朝堂上,只要他一死,我大军一到,以我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加上各路关系,控制朝廷应不在话下。
&ldo;林风,你屡次诬陷本官,究竟意图何在?皇上,臣为大汉守卫边疆,立下无数功劳,难道皇上就任由这奸邪小人如此诬陷功臣吗?&rdo;董卓大叫道。
&ldo;董卓,你依仗军功藐视皇上,恐吓太后,如此大不敬之罪,难道还不该问斩吗?&rdo;我瞪着他喝道。
&ldo;林风…&rdo;董卓气的指着我将眼睛瞪的老远,似要扑过来咬我般。
就在我们吵的不可开交之时,一人出列说道:&ldo;启奏皇上,微臣以为两位大人之争皆因昨日之事而起。而昨日之事,臣以为虽然董大人他在匆忙救驾之际一时大意之下冒犯了圣驾,但在仓促之间,此事也再所难免。而林太傅却借此斩杀董大人,实在太过冒失,颇有不当。而且臣以为,董大人千里迢迢来救驾,乃功劳之臣。不如皇上赏赐董大人一官半职,一来表彰为朝廷效力之功臣,二来也免伤众为国效力之功臣的一颗拳拳报国心。&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