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1997年,叶莺的命运从此和胶卷感光业的&ldo;百年老店&rdo;柯达联系在一起。这一年的春天,她受柯达总裁裴学德的诱惑,下海出任柯达大中国区副总裁。叶莺进柯达的使命,是完成一个看上去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在此之前的1994年秋天,新上任的柯达总裁裴学德曾向主管中国经济的国务院副总理朱熔基,提出了一个十分疯狂的动议:柯达出资不少于十亿美元,全行业收购中国胶卷企业。当时的柯达正陷入空前的灾难之中。这家因发明了感光乳剂而百年不坠的老牌公司受到了日本富士的强力冲击,在欧美市场,柯达节节败退,背负了超过一百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在中国市场上,柯达同样是一个落后者,富士占据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如果通过常规的市场竞争,柯达几无胜出的概率。但裴学德这个动议向同样身处困境的中国胶卷业指出了一条有光亮的出口。柯达的构想无比机巧地契合了当时中国政府对国营企业改造无术的现实,这让朱熔基下决心冒险一试,他当即同意了裴学德的动议,并承诺亲自督办此事。
然而,尽管高层达成共识,在随后的几年里收购之事却很难推进。
便是在形势胶着的情形下,裴学德请动叶莺出山。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叶莺的超乎寻常的外交斡旋能力以及独特的女性魅力,让柯达战略得以实现。柯达购并案涉及六个省市、十个城市、四大部委(国家计委、化工部、轻工部和国家外经贸部),叶莺穿行中间,翩跹上下,巧手解结,用短短一年时间就让购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1998年3月23日,裴学德在罗切斯特柯达总部宣布,柯达以十亿美元收购中国胶卷全行业的协议定局。这就是着名的改变了中国胶卷业历史的&ldo;98协议&rdo;。
在相继消化了六家胶卷企业之后,柯达一直没有能够吃下中国最大的胶卷企业保定乐凯,这也成为1998年之后,叶莺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在把六家陷入绝境的胶卷企业卖出之后,中国政界和学界对于是否把&ldo;最后之硕果&rdo;乐凯也交给柯达,存在巨大的分歧,而乐凯公司对被并购当然心有不甘,更为微妙的是,已经被逼到墙角的日本富士也抓紧与乐凯谈判。当时形势下叶莺几乎每月都赶到保定,与乐凯方面谈判有关事宜。2003年夏天,媒体突然曝光,乐凯与富士的秘密合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时刻,惟一剩下的细节是富士提出的控股条件还未被有关方面认可。叶莺当机立断,放弃之前坚持的全资收购条件,提出参股新案,同时,她斡旋于罗切斯特、北京和保定各地,紧密磋商。最终,眼看已经板上钉钉的富士方案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2003年10月,柯达与乐凯火线签约,以总值一亿美元的现金、设备和技术,换取乐凯20的股份,至此,中国胶卷工业的七家企业全数与柯达合资。叶莺笑称,&ldo;我们用一颗棋子扭转了整个战局&rdo;。
正是由于叶莺的运作之功,在全球市场上,被富士打得晕头转向的&ldo;黄色巨人&rdo;终于在中国找回了尊严。1997年,富士胶卷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70,到2001年,柯达的份额反超至67。到2005年前后,柯达每年六十亿美元的全球采购,有六分之一来自中国,95以上的柯达数码相机在中国生产。叶莺还把全国九千二百多家彩冲店中的两千家改造成为数码影像店,打造了一张无比庞大的数码彩扩网络,把中国市场变成了柯达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而在她到来之前,中国是柯达的第十七大市场。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由于对数码技术不够敏感以及战略上的一再迟疑,柯达在全球市场步步败退,2002年,全球数码相机首度超过传统相机,而柯达却仍然坚持传统的胶卷市场。2004年柯达亏损一亿一千三百万美元,2005年亏损七亿九千九百万美元,2006年亏损三亿四千六百万美元,2007年,柯达为业务重组又花了六亿美元。2005年,一直对叶莺十分倚重的邓凯达因战略失措而离开柯达,有人甚至指责说,正是因为投入巨资收购中国的胶卷企业,并对此寄予了过大的期望,影响了柯达全球业务的转型。如果此论成立,那么,战功显赫的叶莺竟成&ldo;罪人&rdo;。
2007年底,柯达宣布退出乐凯,随着柯达的退出,一场历时十年之久的全行业购并战略宣告失利。十年间,具有超级商业才能的叶莺投注全部心血,在中国市场打赢了每一场战斗,可是同时,柯达却失去了整个战役。
◆加盟柯达
时间停在1997年的早春,没有人能够断定,大谈判的进行离朱铬基和裴学德1994年共识的初衷是近了,还是远了。
已长达三年的谈判是一个寻求答案的过程。朱铬基希望看到这个答案能够水落石出,但民族主义的风暴把这一切冲刷得面目模糊;裴学德希望柯达抓住正在崛起的中国市场,但这个国家形势的变化有些不可捉摸,而老对手富士和阿克发已经出手阻击,罗切斯特的反对声音也高了好几个分贝,谁来帮助柯达把握大谈判的最后进程?
&ldo;yg,你过来吧,这里有一个激动人心的项目!&rdo;裴学德热切召唤叶莺加人大谈判。
当时,身材娇小、装扮人时的叶莺刚刚被美国政府从台湾调到北京,成为美国驻京外交官的第一位女性,担任仅次于驻华大使的公使衔商务参赞。那个时候,正是中美关系的低潮,李登辉刚从美国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波后返回台湾。中国人被激怒了,对美国人给李登辉这个表演的机会十分生气,大使馆死气沉沉,商务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柱。叶很清楚,这个时候派她到北京的苦心。一个职业外交官的梦想就这样几近完成,谁都知道来到中国政治心脏北京开始外交生涯的意味。
叶莺是一个很&ldo;性感&rdo;的女人,总是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漂漂亮亮,绝不肯素面示人。在离台赴京前,台湾盛名已久的《天下》杂志,一改自己厚重的政经风格,相当细腻地描写了这位活跃于政坛的女人:身穿膝上七公分短裙、脚踩三寸高跟鞋……突出的眉骨和眼尾往上翘的一双大眼,让她笑起来,显得分外神采飞扬……《天下》形容她&ldo;翩翩周旋于两岸三地&rdo;。叶莺果然带着这些神采,翩翩而来。
一个性感的女外交官加入了大谈判,这本身就很有噱头。但裴学德急切召唤叶莺加盟的原因,显然不在这里,主要是因为叶莺的独特经历,以及由此造就的她对中国事务不寻常的理解和把握。这就不得不追溯一下叶莺的人生。
叶莺生在北京,却在台湾长大,母亲在她两个月时便去世,她由一生戎马的父亲一手带大。
但这个家庭有些不同的是,他们是清朝叶赫那拉氏的后裔。不像今天风靡一时的清官戏中在两岸三地间飞来飞去的小燕子、公主格格那样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叶的家族早就在中国历史裹挟的风浪中颠簸。
正如当时许多对中国前途充满关切的年轻人那样,父亲信仰了当时在中国极富有号召力的&ldo;三民主义&rdo;,加入国民党。众所周知,后来国共内战爆发,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败退台湾。父亲和襁褓中的叶莺分别辗转去到台湾。父亲没有再娶,将心血倾注在自己的独生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