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这种落后的时代,得个风寒也许都是要人命的。
她总觉得风无涯似乎藏着什么秘密,瞧着他虽然是一副坦然淡定的模样,但那眼神中总是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今日就暂且放他一条生路,待归来算账吧!
青璃调整了心情,这就一心谋划起了点兵的事儿来。
*
第二日,天气晴好,因下了一场雨,这炎热的天终于降了温,有了些许秋日的凉爽。
征集帝都的精锐部队,青璃一共得了三万大兵,这三万虽然人数不算多,但都是用青璃最新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体能稍微差些的也都筛选了下去,力求精益求精。
青璃与司马宁一路去边界,在兰昭国与乾墨皇朝交界处,因常年战争,也有不少军队,一起加在一起,约有近十万。
乾墨皇朝并不算什么大国,因此汇集全国兵力大约也就只有二三十万。
拼人数,青璃并无把握,好在她并不指望靠人数获胜。
战场上,越多人参战,代表死去的士兵就越多,将人数精简,提高战斗力,在两军交战之际多运用一些省时省力的计谋,才是上策。
司马宁平日特训的暗卫部队也有上百人,此次抽去了三分之二,留有三分之一在兰宫保护兰莫邪,这几十人随军而去,将按照计划进行暗地部署。
兰莫邪亲自到校场送行,他坐在高高的王座上,看着精神焕发的军队,以及换上甲胄的司马宁,依旧衣着简单梳了个高高的马尾的青璃,他相信这一去,会是大捷。
昨夜,兰莫邪并没有过多的叮嘱青璃什么,只是由着她守在身旁照顾着他,而这一别,还不知青璃何时回来,兰莫邪一心只希望自己早日好一些,能亲自去与她并肩作战。
不舍,自然是不舍,可离别势在必行。
战鼓擂,号角吹动,旌旗招招,大军这就出发。
兰莫邪在亦栾与海公公的照顾下不舍的望着他们远去,这心中,百般滋味。
*
兰昭国帝都很快一片轰动,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出城,许多人瞧见了,这领军的不是什么武官,而是个女人,以及一个年轻男子,大家都为他们捏把汗,纷纷猜测他们此行究竟是胜还是败。
也有风言风语流传,说这女人上战场会带来灾难,因此百姓们信邪的便纷纷囤粮,提前准备避祸。
青璃这一走,三天后,流言愈演愈烈,一时间帝都内人心惶惶,都道兰昭国很快便是国将不国。
不论外界怎么说,兰莫邪始终是相信青璃的,每日他尽量好好休息,按时服药吃饭,只求快些好起来,能够亲自与她并肩。倒是端太后,对这风雨飘摇的局面深感欣慰,她仿佛能看见兰莫邪很快就倒下的那天,她终于能在有生之年等来辅佐自己的亲生儿子上位为王的日子了。
端太后也传召过兰矜语进宫,试探过他的口风,这个儿子不似他亲弟弟兰靖锋从小就争强好胜,兰矜语则性子温润,总是不喜欢与人争抢,更不想当兰昭王。
这让端太后略感忧伤,好在兰矜语是先王第一个儿子,如今已经是成年,而兰知晓与兰狄舟年纪都实在太小,绝对不会是能继承大统的苗子,若是兰莫邪死了,兰矜语也自然是兰昭王的不二人选。
端太后眼下就在静观其变了,她就等着那么一天了,但愿一切不要让她失望才好。
说来她也曾想过要对兰莫邪下手的,只是兰莫邪警惕性太强,保护他的暗卫遍布兰宫,端太后性格胆小懦弱,也一直是敢怒不敢言的,能尊她做个太后没有伤她,就当是福气大了。
她已经厌倦偷了这样的日子,恨不能早些翻身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