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但大明已经没了笔趣阁 > 第146节(第2页)

第146节(第2页)

当然,过了两天,这些士子就不在乎什么四川了,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来了,虽说跟绝大部分人没啥关系,但毕竟是读书人每三年一次的盛宴,举国瞩目。

殿试

朱由榔亲自着大红色团龙衮服,头戴黑色翼善冠,在谨身殿外设置考场,带着几个监察御史监考。

朝阳之下,五百七十多个新进贡士亦步亦趋,小心翼翼越过巍峨的宫墙,端门、午门、承天门。

最后在奉天门内的巨大广场上停下。

两侧数百甲士手持锋锐,依次严肃排列,内侍、近臣仪仗分明。

在引导下,所有人排成四队,不敢发一言,无不心潮澎湃。

殿试不同于会试,因为只定名次,而不再淘汰,所以只考一科,就是策论。

而且考完之后,由内阁宰执带人批阅,交予天子御览,敲定名次。

最后一步,也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三天之后,宰相(首辅)会亲自站在皇帝的御案之前,面对所有考生,依次宣读进士名次,玉阶之下,众多卫士也跟随呼喊,声震殿堂,彰显隆重。

谓曰“唱名”,也叫传胪,传胪过后,便是带花走马,招摇过市,而后参加皇帝亲赐的宴席。

第36章新科进士

可能是因为人太多了,这次考场并未设在殿内,而是殿外,五百七十多张桌案、笔墨纸砚均已备齐,众人只需入座即可。

毛奇龄心潮澎湃,纵使一向狂傲如他,也不敢抬头去看那玉阶之上的皇位。

只待所有贡生都入座后

朱由榔站在玉阶之上,俯视眼前开阔广场之上,众多士子正襟危坐。殿试只考策论,而且只考一题,考生只需要依据题目写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即可。

从上午一直考到午后,大概三半个时辰的样子,五个阁臣就在皇帝身边坐着,收卷之后,宰执们和礼部尚书、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等十余人共同阅卷,一般三天之内就出分晓了。

心中有些怪异,第一反应竟是想问

“有想上厕所的没有?趁还没打铃赶紧去。”

当然了,虽然朱由榔很担心,这一考就是六七个小时,会不会有人憋不住啥的,但也不好在这说,只能继续在玉阶上当他的雕塑。

只是对着中书舍人谢颖颔首,谢颖当即高声传旨

“启!”

随后礼乐、钟鼓齐鸣,礼部的官吏向所有考生分发试卷。

考试开始。

殿试就没会试那么寒颤了,每个考生都有一份题纸。

毛奇龄小心接过题纸,迅速开始审阅起来。

一般殿试题目,就没乡试、会试那般僵死了,毕竟又不淘汰人,再怎么样,只要不作死,都有个名次的,所以题目都倾向于“问政”,也就是让考生帮皇帝想办法。

而且题目是皇帝亲自出(至少名义上是),以皇帝本人的口吻提问。

比如万历二十六年,殿试题目为《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又比如当年崇祯在位时,就向考生问过一个朱由榔此时已经在逐步解决的问题。

“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基本都是百来字的题目,相当于后世的材料作文

但朱由榔这次出的题目却比较特别,毛奇龄只是略一读过后,就不得不感叹,这下子怕是不少人得寄啊。

因为这题目既不是什么文武分置的政治问题,也不是什么致君尧舜的道德理论,而是一个军事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