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成功租下房子,手里握有孙大福家里锁扣的钥匙。
每个月的租金是一百五十文钱,对比城里便宜一半以上。
当然,地理位置不同,房屋新旧差异,没有可比性。
总而言之,这个价位在徐雪娘能够接受范围之内。
虽然她一想到两个月租金就能买一辆崭新的、上好的板车,心里就难受。
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道理还是懂的。
先去栏栅小院里把卫生打扫一遍,娘三个再一趟趟地搬东西过去。
这动静前不久才有过,那时候他们从谢家搬出来,物品少得可怜。
现在就不同了,一甩寒酸气,推着崭新的板车,一趟趟运输。
像是徐雪娘采购的新棉被新布匹,日常添置的零碎物件、几个大炉子几口大矮缸。
赶着鸡鸭扎堆过,最后满满一车子食材。
这趟搬家,把村里人看得眼花缭乱。
村子本就巴掌大,稍一走动人们就知道了。
何况今日雨天,农户们不下地不外出,一个个闲着呢。
他们早就知道徐雪娘带着俩孩子在做吃食,有几户走得近的跟他们买过,都传遍了。
原本部分人存有疑心,不相信一个懦弱的寡妇有这能耐。
甚至暗地里酸溜溜的自行脑补,说徐雪娘带着谢桑榆进城一趟就有大把铜板收入。
寡妇带着大姑娘,不知什么见不得人的营生……
今天可好,亲眼见着人搬家了。
那些买卖要用的家伙,一件不少。
炉子炭火陶缸,还有几大捆削好的长竹签!
其它先不说,光是陶缸就有六七个之多,每一口都是大嘴的。
有人好奇询问,徐雪娘抽空告诉他,这全是用来装辣串的。
曲东轩的伙计拉走三个,隔日洗刷干净随马车送回来。
家里至少得有三个替换用,再加上每日出摊的两大缸、以前的旧小缸,数量可不就多了。
栏栅小院附近的邻居,闲不住的过来帮把手,跟着收拾,顺道看看热闹。
徐雪娘忙得分身乏术,也不拒绝他们,随便观察好了。
她大致把东西归整好,就忙不迭地洗菜穿串。
这是个耗费时间的活计,过程还挺乏味,偏偏他们明天的量要很多,必须抓紧时间。
谢桑榆和谢郁丛也很忙,刚搬家,又是雨后天气。
一些该洗的不能洗,不该洗的沾了泥。
☆、31变化
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亲眼看过的邻居们,很快就会把这个场景扩散出去,酸溜溜的流言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