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必担心它逃跑了,在愚蠢的人类面前,它就是死的。
白衣山神居然特意送它回来,他是有读心术么?
还是说白天那个河灵的出现,完全在他眼皮子底下?
而且他刚刚说‘下次再喝’,意思是会再次来她这个小房间?
谢桑榆环视一圈,搬进租来的栏栅小院没几天,她好不容易拥有一个私人空间。
那家伙找她简直用了定位一般精准,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么……
气候越来越热,很快便到了端午佳节。
栏栅小院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在烈日下,清凉解暑的绿豆汤不间断的供应。
曲东轩那边,所需求的辣串数量,在一千二百串左右,就达到上限了。
徐雪娘带着两位帮工,完全适应了这个工作量。
而负责削竹签的杜大婶,从自己一人工作,变成一家子跟着忙活。
太多竹签了,她绝不愿意把这个活计分给旁人,于是叫上闲着的家人齐上阵。
取用的竹子依然出自村子里公有的竹林,为了怕村里人眼红,或是心里不平衡,谢桑榆让徐雪娘做了点措施。
请村长出面,雇人维护竹林,让幼竹顺利成长,工钱她来出。
并且一旦有修桥铺路的募捐活动,都要积极参与。
这笔钱是非出不可的,不然公有的竹林,都被你砍伐了,看谁同意。
哪怕这片竹林,平日里村民极少用到它,那也见不得独独便宜了某一户人家,这就是人性。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这样也算是花钱消灾,堵住村里人的口,以免引起公愤。
若还有一些暗地里嫉妒的,也只是少数个别人,不成气候。
徐雪娘的做法,让她们一家三口,在村子里赢得了好人缘。
大家都知道,她们虽然赚钱了,但是土地不过十亩,房子还没着落,能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林老村长是个和善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小村庄整体风气不错。
世间毕竟善意居多,坏心眼的人较少。
况且,辣串在村子里可是虏获了不少人心。
甭管爱喝酒的汉子,还是爱吃辣的婆娘,都喜欢极了它的滋味。
徐雪娘卖给邻里,都是半价,且经常多送一两串。
也有人学着她的做法效仿,可就是弄不出那个味来。
对此,谢桑榆给水缸兑灵泉水的时候,不得不做的更加隐秘。
本身院子里人多口杂,往来的多了,风险增大。
想要学习辣串口味的人不少,城里已经开了几摊同样的。
不过他们都不敌自家的好,舌头是最诚实的器官,味蕾尝到的从不骗人。
结果就是,食客们尝过新鲜劲,又会回到谢桑榆的小摊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