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爷真是为散财童子。”徐雪娘双手合十,想念声阿弥陀佛。
谢桑榆轻咳一声:“他给钱干脆,而且完全放权,随便我们怎么弄,所以我给他两成利,迟早帮他把本钱赚回来。”
徐雪娘却有些害怕:“万一我们没做好……”
五百两这么多,亏钱可如何是好?
到时候家里不会负债吧?
“娘亲不必多虑,按照先前摸索出来的模式做下去,定然不会出错的。”谢桑榆很有信心。
倘若没有商队试水,一开始就投入这么多,她也是蛮担忧的。
眼下摆在明面的风险,已经降低许多。
并且还有个张采樱,他想用家里的商队多做一份事业,双方不谋而合,谢桑榆只要把产量弄出来,都不用自己去找商队。
谢桑榆拉到盛二公子五百两资金、酱菜即将扩大生产规模的消息,不胫而走。
于庄稼汉而言,五百两是巨款,足够他们津津乐道。
对妇人们来说,谢桑榆一个小姑娘,行事比爷们还强,才过了年就要扩大家里产业了,实在了得。
眼红羡慕的、祝福恭贺的,很快传遍附近乡里。
上岚村谢家,一时间迎来不少外人来访。
有来问谢桑榆亲事的,也有自荐谋求一份工作的,还有推销家里鸡鸭菜蔬的。
这些琐碎,把徐雪娘忙得焦头烂额,不堪其扰。
谢桑榆便放话出去,优先收取同村的农产品,一来照顾邻里,二来省去运输成本。
于是,上岚村周边的菜园子,肉眼可见的扩大不少。
其中辣椒需求量很大,辣串和酱菜,都少不了辣椒,晒干的、或者翻炒成香辣酱,红彤彤的辣椒油。
食材暂且不急,谢桑榆去问了青砖小院的屋主,有意把它买下来。
屋主是位独生女,嫁去夫家后便没有回来住,若请奴仆看管打理又太费钱了,租给谢桑榆后省心不少。
她看谢家生意做得红火,给的价位略高于平时的房屋交易价格,索性点头同意。
卖掉房子尽可在夫家村里买田地,再租赁给佃农也是一样。
谢桑榆成功拿下青砖小院的地契,而后打听起旁边一圈的土地,要扩建几间库房,自然距离越近越好。
旁边的人家原本没有卖地意向,她不得不提高价钱,以达成双方意愿。
吴里村面积不大,也不是什么风水宝地,价钱给多一点,大家都愿意卖。
谢桑榆跑了好几趟,在银子的助力下,半个月时间,把青砖小院左右两侧全部收入囊中。
随后便是建两排库房,同样以青砖作为材料,坚实稳固,务必让房子阴凉通风。
为方便推车运送坛子出入库,均不设门槛,且加高外围围墙,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