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外祖父那边传了消息没?他们什么时候入京?”
花珏纠结的问他爹。
边关那边的信件,若不是加急军报,就走的慢,实在不是人家偷懒,那边冬季漫长,路是真的难行。
之前收到了关于裴老将军伤势的信,就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
好在老将军的伤势还算稳定,无性命之忧,所以,花家人倒也没有了之前从陛下那得到重伤消息时的担忧了。
只是至今还没见到人,总还是不放心的。
“还没,说是那边路上还没化冰,信差也走的慢,你外祖父他们也不知道动身没有?就算已经出发了,路不好走,他们也回来的慢。”
花谨今天下了朝没有去衙门,直接回了家。
“珏儿,那个奖励我给要到了,只一千两银子,会不会太少了?”
这个一千两,也是李如风之前就跟花珏商量好的。
脱粒机这东西,也不算什么难度高的机器,有人挑头,有人钻研,用不了多久就能造出来。
李如风觉得,他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抢了个先机。
而且这东西吧,也就是给老百姓收粮食的时候能省点劲,实在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发明,他从不指望用这么个东西来谋求什么。
但这种技术性的东西不管他是不是要推广,都是要交给官府的。
这一点,几人都想的很明白。
什么都不要,上面说不定怀疑你想要更多更多的东西,所以几人一商量,要点钱就行。
他们只是普通农家,要点钱可太正常不过了。
既能叫上面放心,自己也安心。
“爹,只要这些钱就行了,暖暖和舅舅他们都不是贪心的人。”
这个脱粒机的研究制作过程,和后来的推广计划,花珏是全程参与的了,关于这点,他可以替李如风打包票。
“珏儿,那什么,爹问你个事啊!”
花谨摸摸鼻子,不知道怎么开口。
怎么说?说他想脱身去桃树村瞧瞧,所以,打算把儿子抵给陛下,啊,不是,谋了个好前程,送他去做太子伴读?
花珏的成绩还没公布出来,陛下那边就已经得了信,隐晦的给他提了一句,大概意思是花珏也有资格参选太子伴读。
陛下对科举一直很重视,但花谨也没想到小小一个童生试能引起陛下的注意。
这估计,还是跟他的工作有关,花谨没敢应下来,只说他得回去问问儿子,因为儿子有老师。
反正他在皇帝陛下那里就是个直肠子没心眼的形象,只要不涉及敏感话题,他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皇帝也习惯了,并不在意。
他知道儿子想回去桃树村,话说,他也想去啊,很想很想。
前朝一直奉行的推举制,前朝后期开始有了科举考试,可那时候,朝廷里已经被盘根错节的各个世家大族把控,科举考试,有也等于无。
氏族里不缺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他们更在意的是家族利益。
大蕴朝开国以来,也是经历了好多次的清洗,与那些前朝的世家大族博弈了许多年。
开国皇帝深知氏族把控朝廷的危害,却也无法将他们全部清除,世家大族的底蕴不容小觑,真要那样做了,那大蕴朝只怕开国就面临亡国。
只能以相对铁血的手腕震慑了那些世家,谋得暂时的安稳,又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点点把氏族的权力回收。
经历了三代皇帝,近百年的努力,如今,那些氏族已经被拆的七七八八,花家祖上也曾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