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激荡人生一起走过三十年下一句 > 第48章(第1页)

第48章(第1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借助中科院的技术积累和倪光南院士的鼎力推动,联想得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联想汉卡,在完成原始积累的同时也让联想一开始有了一个高;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联想在香港设立桥头堡,在惠州建立生产基地,打通贸易和制造链条,并再度借助倪光南院士所领导的联想研发团队开发自主产权的联想微机,为联想自有品牌建设打下基础;九十年代中期,忙于与倪光南反目、废黜孙宏斌等内部斗争事务的柳传志客观上造成联想没有陷入南方房地产泥潭和股市泡沫,保存实力后的联想得以有机会举起九十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民族主义大旗;九十年代后半段,得到杨元庆这位不世出的渠道奇才的帮助,联想成功转型为一家渠道为王的公司;二十一世纪之初的互联网浪潮,联想虽然有过惨痛的失败和血的教训,但泡沫破灭之前的成功套现(联想从香港股市获取了大量的现金,对其日后过冬有很好的帮助)和柳传志采取分家的方式明退暗进都很好地把握了分寸;而之后借助wto浪潮和中国大市场的崛起,有了并购ib的大手笔,而用这一大手笔宣布柳传志的彻底退出,更让人感叹天公造化。而之后柳传志的退休生活,也同样让人羡慕,一手靠做风险投资和pe投资来继续做太上皇式的幕后,一手做着慈善让其一步步接近社会企业家的完美形象。

同一代的企业家中,柳传志无疑是超然的,在接班人问题,对公司的掌控,国际化企业形象的推进,社会企业家的形象树立等诸多问题上,张瑞敏、任正非、倪润峰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完满,都没能像柳传志做得这么漂亮,最接近的也只是比柳传志小近十岁的王石而已。

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到创业者再到投资人,柳传志的三十年,一步一个台阶,逐渐退出前线,而内力更为绵长。正如《东方企业家》杂志对柳传志的评价:与同时代的其他创业者相比,柳传志首先是个幸存者,躲过一次次政治和商业上的震荡;他同时又是一位开创者,在一个缺乏基本规则的环境中参与建立规则。他还要抵制种种诱惑,坚持更纯净的商业原则。更难得的是,他还了解何时退出权力,如何激发年轻人的梦想,他在体制上的成功尝试比让公司的利润增长更值得钦佩。

在《柳传志管理日志》的后记里一段话对此有着进一步的阐述:

四十岁才开始创业,没有显赫的家世,无技术背景,只有二十万元的启动经费,企业的机制也并不领先,也没有太多的政府资源和行业背景,内部经历过至少三次大的内部变革,所引发的组织变革更是不计其数,每次都元气大伤,公司曾经多次因遭遇行业拐点和外部环境而几度休克,自己也因此落下美尼尔症,其驱逐创始人的行为也一直被后人诟病,虽然试图但终将无法从历史中抹去;单从这些描述看来,您能得到的结论是柳传志的其实一点都不高,他的成功甚至有不少运气的成分在里面。而关于柳传志的评价也很有趣,接触过他的人都会感慨他的平易近人,但曾经与其共事并受到伤害的人不在少数,在这些反对派和第三方观察人士看来,柳传志是一个权谋色彩过重的人,一个需要敬而远之的人。从这个角度上说,虽然头顶了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光环的柳传志的成功那么遥不可及,但却是最有可能超越的。

这样的柳传志,很真实,很令人生敬,当然还有一些畏惧。

◆感谢邓小平,感谢中科院

说起改革,我第一个要感谢邓小平。年轻人都不会知道,因为你们一开始接触社会,就面对一个相对已经比较开放、信息比较通畅的社会,但是三十年之前是什么样子,你们根本不知道。如果没有邓小平的话,没有他推动的改革开放,中国肯定不如今天这么富强。

我很幸运的是,和中科院的其他十名同事一起,在1984年12月份成立联想的前身中科院计算机所公司。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ldo;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rdo;基本国策的确立,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科研经费划拨制度的变革,民办科技企业的兴起,继而是中科院一院两制的实现,曾茂朝所长提出两个拳头出击的口号。

曾所长召集几个骨干组成一个班子,赋予我们经营、人事、财务三个自主权,要求我们开辟一条新的生路,于是,中科院计算机所公司成立。

这家公司不设董事会,在所领导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开展工作,这就保证了公司的一切行动纳入全所的统一发展轨道。

在公司成立一年之后,很多人都希望公司能够在独立的轨道上走得更远,比如建立起董事会以使公司完全摆脱计算机所的控制。但我坚决不同意。我在全年的总结大会上,有这样的讲话:

一年后,公司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其中为公司带来利润的业务,大多数都和计算机所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kt8920大型计算机,本由计算机单独承担,计算所将其中存储器、扩存、应用软件的部分转交公司,又以公司名义对外签收二十五个合同,获得利润六十万元。

‐‐中科院购买五百台ib计算机,把其中验收、维修和培训的环节交给公司,公司得以收取服务费七十万元。

‐‐为ib北京中心代理若干项目,获取毛利七万美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副研究员倪光南兼任公司总工程师,并把计算机所的研究成果&ldo;汉字系统&rdo;带到公司。

◆联想一开始就是国有民营

联想在创办初期的时候,虽然我们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只给了我们二十万块钱,但是给了我们三条非常重要的政策,即人事自主权:不管什么时候,所里绝不塞人进来;财务支配权:这使得我们可以做内部的激励,大大突破了国企的约束;经营决策权:所里对公司的经营决策绝不干预。这三点非常好,使我们能深刻体会&ldo;民营企业&rdo;的实质意义是什么。&ldo;民营&rdo;就是四自,即&ldo;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审查&rdo;,联想是完全符合这四条的。其实二十万元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其余全是我们自筹的,我们自负盈亏了,于是就给自己定义为&ldo;国有民营&rdo;。这意味着公司是国家所有,但经营权在我们这儿,做好了,成绩、利润是国家的,但是管理是由自己决定。虽然这本身也是不完善的,但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联想一方面充分学习和借鉴民营企业的灵活,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和正视中科院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便利,我不止一次在内部和大家说:

如果联想集团不是国有的,而是私营的,赚出的利润是归私人的,大家还会有这么强的凝聚力,还会有这样远大的奋斗目标吗?大家会说国外的企业都是私营的,不是一样有凝聚力吗?中国目前的环境和国外是不同的,人们的思想方法也不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联想是私营的,联想不会得到国家银行如此规模的贷款支持;联想海外发展的策略不可能得到港澳办和香港新华社的支持;我们的人根本派不出去;联想不会有今天在民众中的声誉;不会得到国家各部委采购政策的支持;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总之,绝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但即使不是私营的,是国有的联想就能发展吗?答案显然更是否定的。如果国家所有者把联想卡得死死的,把每年所有的利润都提上去不允许企业发展,把联想应有的经营权力也全部收上去,不鼓励联想进行股份制改造,不支持实行符合市场经济的激励方式,那联想就谈不上存活,更谈不上发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