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人凤哈哈大笑起来:&ldo;春风兄,你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徒惹人笑。对你,兄弟我敢说多少是了解点的。你这个人胸怀大志、满腹韬略,不过一时英雄落拓,又何必如此长吁短叹呢?&rdo;
戴笠叹道:&ldo;齐五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子不知饿汉饥。今日你我相逢,只望齐五兄有教于我。&rdo;
&ldo;看你的模样,真的是走投无路了。&rdo;毛人凤道,&ldo;这样好了,我资助你几枚铜板做路费,你何不南下广州去考个军校呢?你这样的人才,若然从军,必有一番大的作为。&rdo;
&ldo;若果如此,则齐五兄援手之恩不啻再造。&rdo;戴笠千恩万谢,按照毛人凤的指点,走上了南下之路‐‐此一去,不到1年的时间里,他的人生彻底翻覆,从一个势单力孤的落拓者成为显赫一时的实权人物。
重返上海滩的戴笠,将整合杜月笙的青帮势力,组建忠义救国军,与日本人血战于郊原地带。
这是1926年值得一提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发生在北京,梅兰芳与孟小冬分手,孟小冬将走过一段孤寂漫长的道路,直到最后和杜月笙走到一起。
这一年,除了戴笠南下、梅孟分手之外,还发生了第三件事。
这件事很小很小,就发生在杜公馆沈月英的卧房中。
吸足了鸦片,沈月英欠起身,以不满的口气对杜月笙说:&ldo;松涛这孩子,哪儿就不好了?就算他以前有什么不对,现在他也已经改好了,叫他回来吧。&rdo;
杜月笙闷声应道:&ldo;好格。&rdo;
被驱逐到宁波炮台的张松涛,兴高采烈地重返上海滩,带回一个惊天动地的好消息:北伐开始了。
这一年的7月9日,蒋介石率军在广州誓师,一路势如破竹,入湖南,复湖北,克江西,平福建。吴佩孚部几乎全军覆没,孙传芳部折师大败。
值此国共合作期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与策划之下,大批革命党人涌入上海,决心夺取大上海。
一时间,风声鹤唳,杀机隐伏,上海滩头,大刀斩尽几多人头。黄浦江中,浮尸无数。
革命开始了。
第七章 革命骤起大风潮
打民国这年月开始,世道就变得诡异奇怪。那些杀人犯、凶手、独夫民贼,干坏事时冠冕堂皇、正义凛然。而那些被迫害的人、无辜者,却在解释前显得笨嘴拙舌、瞠目茫然。
何以如此?因为当时的政治口号太过华丽与宏大,湮没了脆弱的人之本身。
情报决定命运
北伐军共有200个团,兵员264000人,枪支227000条。
大数据挖掘表明,北伐军有37000人没有枪。没有枪也不要紧,北伐军甫出,东征北伐,攻坚摧锐,上海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大批共产党人进入租界,展开活动。其中不乏领袖人物、军事专家、工运首脑,如陈独秀、李立三、罗亦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廖承志、江寿华、宣中华。他们成立了军事小组,由查底柯夫、阿诺、齐尼斯克、布哈罗夫,以及周恩来、顾顺章等人主持。
顾顺章本是鲍罗廷的卫士、著名狙击手。鲍罗廷指派他担任周恩来同志的副手,是上海工人纠察队的首领。
但此时风头正盛,对占据着上海的孙传芳直接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活动在一线的汪寿华。他虽然个头不高,但智力过人、精力充沛,与刘少奇同志一道去过苏俄。当时的上海滩,流传着他的许多传奇。
传说,早年之间的杜公馆,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手执双枪,忽然闯入杜月笙的住处,向杜月笙索要一大笔钱。杜月笙的保镖大怒,正要解决他,杜月笙微笑着予以阻止。他欣赏这少年一身是胆,送了他一笔钞票,由他飘然而去。
这位风一样的少年,就是汪寿华。
对于这个传说,杜公馆的管家万墨林非常郁闷。他解释道:汪寿华十三四岁时,杜月笙也不过刚刚20岁,那时候哪来的什么杜公馆?就连当时的杜月笙还居住在黄公馆厨房后面的隔间里,天天琢磨如何拿下老板娘。但是,大众最喜欢这类传奇段子。
不久,有关汪寿华的新传奇再度风靡上海滩。说是有一天,杜公馆突然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向杜月笙索要2万大洋,勒令杜月笙在某日下午三四点,将2万大洋放入杜公馆左邻墙角落的那只大垃圾箱里,借钱之人亲自来取。如果杜月笙敢存侥幸之心,不支付这2万大洋的话,后果自行承担。
见此勒索书信,杜公馆顿时就炸开了锅。什么&ldo;大八股党&rdo;&ldo;小八股党&rdo;,什么保镖门卫巡捕探长,全都怒不可遏,勒索之人真是叫吃了老虎心、豹子胆,竟敢勒索到杜公馆。众人吵吵嚷嚷,非要让杜月笙把2万大洋用纸包了,在指定时间,放入垃圾箱里。
然后,杜月笙门下徒众齐出,八方巡哨,十面埋伏,把那只垃圾箱监视得死死的。哪怕是只苍蝇飞过去,也逃不脱众人的眼睛。但不曾想,数百名杜门弟子在垃圾箱周围一直等到太阳下山,也没见有人来取钱。
原来是虚张声势,虚惊一场。
众人长舒一口气,就去垃圾箱里把2万大洋再拿回来,却不料当众人走近垃圾箱时,却发现箱中空空如也,那2万大洋早已不翼而飞。
这下子,杜公馆再一次炸开了锅。那勒索之人竟然在数百名杜门弟子的监视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钱拿走了,实在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