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无论这些权贵们如何不愿意,坐在上边的朝鲜国王李淏却有些意动了。
如果是一般的朝鲜国王,面对满朝文武的反对,也没有胆子敢一意孤行。
可是这位李淏,却是在朝鲜历史上少有的强硬派。
在朝鲜的历史上,一直有“反清复明”“北伐中原”的政策,而这个政策的提出者就是这位国王。
由此可见这位国王的强硬。
“都闭嘴吧。”
李淏一句话,就让下边吵嚷的文武百官全部闭了嘴。
李淏坐在宝座之上,揉着额头,闭着眼睛想了半天。
现在蒙古兵已经被自己完全得罪了,想让蒙古兵退兵是不可能了,只能是拼死抵抗了。
可是现在自己的库府之中没有抵抗的资本,也只能是像金寿恒说的那样,让这些权贵们出兵出力了。
如果这样仍然抵挡不住蒙古兵袭扰的话,最后自己只能是投降了。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作为一国之君的他是绝不会向敌人屈膝的。
因此现在只能是再做最后一搏了。
“传孤旨意,蒙古兵失大德,肆意袭扰我朝鲜,为祖宗江山计,为后世儿孙计,天下英豪应尽出其力,因此孤特命金寿恒为讨敌大都督,粮草兵器由其自行筹备,天下百官当协助辅佐,蒙古兵退后孤定当大赏天下。”
下边跪着的金寿恒听了国王的旨意,感动的是泪流满面。
国王可以说已经对他推心置腹了,他也不能辜负国王的期待,这一次领军北上,不成功就成仁。
其实他并不了解国王现在的心思,国王让他当大都督北上也是一个无奈之举。
金寿恒可不是一般的权贵出身,他的祖父金尚宪乃是朝鲜西党的领袖。
丙子胡乱期间,朝鲜参政崔鸣吉负责撰写和书,金尚宪看到国书称皇太极为“陛下”(意味着两国变为君臣关系),痛哭流涕,撕掉国书,留下了著名的“手裂和书”的典故。
另据史料记载,“金尚宪自十八日裂书之后,却食不入句糜于口者六日,命在顷刻。闻有斥和臣送虏之举,始起饮食,曰:‘我若不食先死,则人必谓欲避虏阵之行矣!’”。
由此金尚宪,名声大造,很快的就成为了朝鲜文坛的领袖,在这之后他继续秉持着对满清反抗的态度。
最后皇太极实在是对他忍不了了,直接就把他囚禁在了沈阳。
后来多尔衮进入中原之后,打开恩德将他放回了朝鲜。
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在刘海侵入朝鲜前去世。
不过即使是这样,他留下的西党人脉,现在几乎已经占据了朝鲜朝堂的绝大部分官位。
而这些人也或多或少的以金寿恒马首是瞻。
正因为是这样,金寿恒才能以一个小小的今科状元,而和一品的参政相抗衡。
而金寿恒的执政理念,也继承了他的祖父那一套,就是对外强硬。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笼络朝鲜国内的士绅,以及迎合自满清入侵以来,朝鲜民间对于外敌的强烈的痛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