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校回到支队后他被留到政治机关。先是因为4607艇出发远航,他没赶上,暂时到政治部去帮忙,后来4607艇返航,政治部首长却不愿让这个精明的代理干事回去了。他被留下来参与处理一些与潜艇无关却与政治大背景有关的麻烦问题,为了断绝他回潜艇的想法,他们还破例为他这个只有一年干龄的人下了一纸命令书,从此他成了支队政治部在编的干事。
他没有再见到东方瀚海。东方率艇又一次远航了。据他不断得到的消息,此次4809艇的航程比过去任何一次都长,但任务完成得却很顺利,如果不出意外,半个月后就会安全返回基地。此时他难得地想起了基地大院后面的小楼和那个美丽而苍白的的女子,他几乎把她忘了:她和东方是那么相爱,东方的结婚要求被拒绝后,她怎么样了呢?
不久后的一天早上他便听到4809艇在郑和水道沉没的消息。当天上午,他又被指定为处理此次海难的工作组成员之一。以后脱险的艇员由一艘海上救捞船救回l城基地,他受命从y城来到l城,将他们从基地医院里接回去。旅程中4809艇政委施连志向他讲述了全部遇难经过。回到基地,他只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关于此次海难的报告。报告交上去时,他却已经听到上头对此次潜艇海难的倾向性评价:4809艇的沉没是一次责任事故,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是东方瀚海。据以做出此种评价的主要理由有两条:4809艇前去探测郑和水道没有经过请示报告,属东方瀚海个人的独断行为;在遂行此次探测前,该艇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这是一次随机的冒险探测,对所在海情一无所知,终于导致了艇毁人亡。
他没有理由也没有力量否定这个结论。即使后来读了4809艇政委施连志自己写的长篇报告,他也没能在其中找到否定上述结论的真正有力的证据。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对4809艇发生此次海难的震惊却一直没有消失。东方瀚海素以大胆著称,但他从不会蛮干,他是个有经验的潜艇艇长,进行过无数次远航,越是海情复杂的水域,越能显示出他的卓越。秦司令员当年甚至感叹说,东方有一双能穿透艇壁对大海一览无余的眼睛。每次4809艇远航归来,一条新的航道添加到中国潜艇兵的航路图上,东方瀚海的经历中就会多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他心中形成的既定信念是:东方艇长的成功不仅是他英勇无畏的个性、他对事业的执著与激情共同开出的灿烂花朵,还是他性格的另一面--他的沉稳、细致、果断、耐心--以及经验本身结出的果实。东方瀚海没有请求便决定去探测郑和水道,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至于不熟悉海情便冒险深入,在他更是一种极为低级、几乎不可能发生的错误。东方瀚海一定觉得有把握才那样做了,然而却发生了后来的不幸。真正让他震惊的就是这一点。
十九年后,焦同仍然记得事故发生后4809艇政委施连志出于为东方艇长辩解写下的那份长篇报告。但即使它也没能否定4809艇遇难的原因是触礁沉没,基地最后正由此为事故下了结论,至于潜艇失事后东方怎么在艇内组织艇员们脱险,则不再能引起决策者对他的同情:一艘潜艇因为他独断专行而沉没了,他后来的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减轻他的责任!他默默地听着事故总结会上那些激愤的发言,觉得自己是那么无力。
他说不出辩驳的理由,可心中的疑团却没有消失。
时过境迁,4809艇的事故本身也渐渐被人淡忘了。没有人再提起4809艇和因自己的潜艇失事死后仍受到严厉处分、蒙受了恶名的东方瀚海。再后来他也离开了y城基地。然而正因为如此,七十年代初由于东方和秦失的存在出现过的中国潜艇的一个远航活动的高潮历史性地萎缩下来,(在中国潜艇兵史上,这样的高潮总共才出现过三次,五十年代潜艇部队初创时一次,&ldo;文革&rdo;前一次,七十年代中期一次,而后一次在中国潜艇兵史上尤为重要,它使东方瀚海成了率艇开辟新航道最多最远的一名功勋艇长),直到八十年代才逐渐恢复。但无论是当初还是今天,他仍然不能忘记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烙印的东方瀚海。他是他生命的启蒙者,他似乎永远地会对他的生活起一种引导者的作用。
过去他让他理解了什么是一个真正的潜艇军官和潜艇艇长,今天又让他终于重新回到了潜艇部队,回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边。
对那次海难的处理接近尾声时曾突然冒出一种谣传,说东方瀚海还留下了一个孩子。首长责令他去了解这件事,他去问了对东方知道得比他更多的施连志,后者坚决对他否认了这件事。是施连志当时的过份的激动让他相信了这位也受到严厉处分的政委的话。他向有关方面汇报说:没有,没有此事。
十九年后,如果没有接到施连志的信,他仍然不会知道东方瀚海和那个叫康居婉若的女子留下了一个女儿,不会知道4809艇的沉没给东方瀚海带来的巨大牺牲的全部。东方牺牲了,他的事实上的妻子和留在世上的女儿继续承受了巨大牺牲的其余部分,这惨痛的牺牲至今仍在他女儿的身上继续。
不仅如此,十九年过去后,4809艇的沉没至今也还在影响着他已置身其中的这个曾为中国潜艇部队做过重大贡献的英雄集体。东方瀚海可能根本不会想到,十九年前的一次潜艇海难至今还使这个集体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