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边的许褚见此情状,忍不住挥舞着大刀奋然冲上前去。河北军方面也立刻有一员大将一边高叫“让你见识我高览的厉害”一边纵骑出阵,挺枪迎敌。
这时,袁绍的宿将审配正站在将台上观察军情大势,他发现现在曹军分成两支,每支军队约三千人,企图夹击己方军队的侧面。
“快,发信号!”审配大叫一声,拼命地挥动着手中的令旗。
一切似乎都在预料之中,事先定下的暗伏弓弩队和铁炮队之计果然立奏奇效。
只听得天崩地裂般的炮声突然轰响,如雨的矢石、铁丸迅速覆盖了企图突击河北军侧面的曹军部队。指挥部队的夏侯惇和曹洪两位大将急令撤退,但为时已晚。曹军受到暗伏驽炮的袭击后立刻狼狈地四处逃散,出现了溃乱的悲惨局面。
“现在开始乘胜追击!”袁绍下达了全线追击的命令。
袁绍胜利了。的确,在那天的战斗中,河北军取得克敌制胜的大捷。与此相反,曹军则不得不渡过官渡河进行了悲壮的撤退,其时已日薄西山。
原来,这官渡地势的特点使其成为河南北方唯一的要冲之地。它的背后耸立着高山,官渡河围绕着山脚,蜿蜒三十余里,形成了天然的壕沟。曹操在这河流一带设置了大量的鹿砦,并凭借大山的险要进行了严密的防守。
两军隔着官渡河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无论河北军采取什么方法,都难以接近我们这儿。”
曹军对其据险布阵的优势颇为自负。经常犹豫不决的袁绍似乎也有所醒悟,说道:“强攻是愚蠢的”。所以在其后的几天,竟然一箭不放。
不过,就在一夜之间,官渡的北岸出现了一座新的土山。
原来,不知袁绍出于何种考虑,派遣二十万士兵运用工具垒起了这座人造假山。经过十天功夫,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座山丘。
“这是在干什么?”
曹操的一方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惑不解。各个阵所的将士们手搭凉棚眺望这座人工土山,无不议论纷纷,但始终没有应对之策。
“啊,他们正在假山上修筑几个观察的岗楼呢。”
“原来如此。他们花那么大的精力做这件事究竟想干什么?”
不久,袁绍的河北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在细长的人工土丘上修筑了五十余座岗楼。每座岗楼上配备了五十名弓箭手,只待一声令下,五十个岗楼同时放箭,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箭雨”。
曹操对此目瞪口呆,只得将前沿阵地后撤到山脚后面。
“准备渡河!”
根据袁绍的作战部署,河北军又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
袁绍利用夜间不断派人去清除设置在河中的鹿砦,同时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在己方弓箭手掩护射击的配合下,伺机登上曹军的前沿阵地。
面对着袁绍咄咄逼人的攻势,曹操的内心似乎也充满着惶恐。他暗忖:原以为有了这条河流的拦阻,官渡的防守可保无虞,没想到……
正在这时,曹操的幕僚刘晔献上了破敌之策。他道:“我们当前的要务就是必须先粉碎敌人的人造假山和射箭岗楼。如若不然,我军就无法发挥作用。所以我建议迅速制造发石车,这样就能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了。”
“发石车是什么东西?”
“这是我家乡的一个不知名的老铁匠发明的。他把巨石填入炮筒,利用火药使巨石在空中爆炸,以此可大量歼灭敌军。”说罢,他又描画了具体的制造图纸。
曹操听后大喜过望,他立刻派人请来了那位老铁匠,并督励几千名铁匠、木匠、石匠和火药制作工人日夜劳作,很快就按照设计图纸造出了数百辆发石车。
这的确是一场具有科技含量的战争。虽然还无法和现代的兵器相提并论,但当时的精神和战法确实已经产生了令人瞩目的飞跃。曹操命人将几百辆发石车集中起来,几百只炮筒喷发着火焰同时发威。飞出的大石在空中发出“嗖嗖”的响声,越过官渡河,在人工的假山上激起了无数的土烟。敌人的那些射箭岗楼也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那种器械是什么玩意?”
不仅是敌人,就连自己阵营里的人也对亲眼所见的兵器的威力怀有同等的恐惧。
“好像叫霹雳车。那是从西方漂洋过海而来的蛮夷们所使用的火器。”
有人摆出见多识广的样子如斯说道。于是,这种说法不知不觉地流传开来,人们就此把这种武器叫做霹雳车。
尽管如此,河北军又提出一个新的作战方案,对曹操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河北军的作战新方案就是组建“掘子军”。
其特点就是像鼹鼠那样在地底下挖掘地道,并随地道的推进攻击敌军的前沿阵地,这种战法也被看做河北军最擅长的战法。先前在攻陷公孙瓒的易京楼时也应用了这种奇特的战法。他们把地道挖到城内,然后由放火队通过地道将城池一举攻下,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当前这场战争中,“掘子军”的任务和进攻的方法有所不同法。横亘在两军之间的并非城壁,而是官渡河,幸好河水很浅,深挖地道也不会太难。
这个新的作战方案是审配提出来的。
“好吧。”袁绍听了大喜,立即下令实施。两万多人像“鼹鼠”一样,眨眼工夫就开始挖掘起一条通到对岸敌军阵地的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