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扔他去高考,也和李星一样,想考多少分就考多少分。
现在的小凡相当于一个高考状元的水平,接下来学习数学,计算机两个专业的知识。
往后李星的专业材料科学,软件开发上面的EdA、cAE、cAd、cAm工业软件,移动端、pc端的操作系统,机械设计智能化等等小凡都得学。
往后余生,小凡的主要使命就是学习,他那句我爱学习,确实是实话。
李星现在有一个算是小苦逼的活,就是把脑海里的知识形成电子书籍喂给小凡,小凡是李星实际创造出来的。
技能面板系统只能往他的脑海里灌输知识,特别是好多9级,10级给予的知识现实根本没有,小凡想学,李星就得先把他们从自己脑子里提取出来。
这也有办法偷懒,以后看能不能搞出来生物芯片,李星可以通过芯片,调取脑海中的知识,然后直接通信传输给小凡。
当然现在生物芯片还是天方夜谭,只能是笨办法,敲键盘。
他在小凡学习基础知识这段时间,就框框敲代码,把脑子里的知识转化为小凡可以获取的电子版,键盘都被他敲坏了几个。
而李星强大的脑子、身体,让他敲键盘的速度简直不像个人类,真正的无影手,只能看见手高速移动的影子。
把小凡的本体安置好,李星离开超算中心,这里的控制系统权限移交给小凡,他能完美处理所有应急事件,电力系统也有冗余,不怕突然的断电。
位于超算中心的小凡,能同时学习大量的知识,浏览网络信息,并搜集汇报有价值的内容,金融市场炒股,帮助李星管理公司,陪李青青聊天。
总之在学习占据小凡绝大部分算力的情况下,他依旧能帮上很多忙,他还改进了知识问答系统和智能量化交易系统,还能制作《洪荒神话》。
李星让小凡编程知识学习完成后,可以开始制作公司的智能化管理相关软件系统了。
其实受限于李星编写教材的速度,这有生理和物理的限制,想快也不可能再快了,小凡总是追着他要接下来的教材。
即使没有李星那些超出这个世界的知识,小凡也算是个编程超级高手了,所以搞定小小的公司智能化管理软件和《洪荒神话》不在话下。
智能化管理软件的全部普及让李星的公司效率更上一层楼,小凡的管理更高效,更聪明,更公平。
李星开的公司一直在他生活里存在感不高,但是他保持着只要员工没有作大死,就不开除人的心态,所以各个公司的员工也是逐渐多了起来。
前世厌恶996的他,这辈子是发誓甭管有啥干不完的活,那就明天干,明天放假就下周干。
工资待遇不说超越所有公司,独一无二,也算是最顶级那一拨里的,然后每周还能工作32-40小时,绝不会超过40小时。
李星的公司也吸引了很多优质人才,他让小凡和人事部门交叉审查,不错的都招了。
这样即使李星没想着靠工时压榨员工,但是本身员工素质高,公司的效率就不低,当工作好的时候,员工比老板还在乎工作。
李星旗下的星辰资本母公司现在2人,一个李星一个李青青。
星辰投资公司将近500多人,各大部门齐全,李星的钱也逐步投资到此前李嘉奕给他看的超大项目相关的公司、研究所里。
星辰游戏400多人,不算小厂了,算中厂,除了《糖果消消乐》,他们还在积极筹备《洪荒神话》的宣发工作。
星辰智能20人,这个因为引发过多的舆论争议,小凡智能语音没有再进一步升级,构造李星心中那种全智能家居场景,保留了一开始招进来的基础框架。
这些人活轻松得有些过分了,李星几乎是花钱白养着他们,除了热情、礼貌、一问三不知的客服工作之外,其他人处于一种无事可干的状态。
也有一部分人受不了这么闲辞职了,剩下来的都觉得钱多事少很棒棒。
星辰航天2900多人,接近3000人,是李星目前人数最多的公司,干实事最多的公司,一年前才刚成立的时候才有1700多人,其中1400人都是未来要还给国家队的。
这一年李星花出去100多亿,这种大手笔也让星辰航天的招人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这一年又招了1000多人。
智能化管理软件提升效率最大的就是星辰航天,有了这套系统,杨总师说项目推进速度又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