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战乱、洋鬼子欺侮,藏于宫中园内的书,又怎会流落民间?」
说的正是圆明园之劫。
他又指着书页,向钱祖佑加以证明:
「手抄本有时得故意抄错一二字,让乾隆爷指点纰漏,益显皇上圣明。瞧,这书一丝不茍,全无谬误,已经精密校察。若有半字错,抄好亦作废。」
合上书本,又道:
「《四库全书总目》有此本。虽蒙尘,比任何本子更珍贵,其它流散的,不知落到谁家。」
钱祖佑心中大乐,满屋本子、书香又怎及宫廷秘本?若得到手,正中下怀,那三千两算什么?
意欲成交。卞尚峰把他拉进后堂一角,告诉他:
「此书再珍贵,不能买也不能藏。」
「何出此言?」他已见猎心喜,送上门的宝物怎肯放过:「眼巴巴让其它人收去炫耀吗?」
「书的来历不明。可能是商人卖给他,可能是贼赃‐‐我们瞧得八九分真,万一有一两成伪,遭蒙混骗钱财。好,绝对正货,来自宫中,你也不可走漏风声,只能锦衣夜行,此乃掉脑袋之事,即便不必赔上一命,一旦朝廷追究,或打起官司,不死也得脱层皮,耗费钱财不可估计。」
卞尚峰劝他:
「忍一下,放手算了。」
钱祖佑虽恋恋不舍,但一想,还是他有道理,世事莫测,难得逆耳忠言。
于是忍痛放下心头好,送客出门。
自此,对卞尚峰之言,更加信服。
但过了两三个月,那三千两银子仍未有主儿。
陆续有人给送上古琴、玉石、字画,皆非他心目中珍稀。不值。
‐‐直到有一天,来了神秘的客人。
是位女客。
手上牢牢抱着一个古色古香精致无比的锦匣儿。说里头是家传之宝千年冰蚕……
说是「家传之宝」,从未听过的「千年冰蚕」,钱祖佑姑且招待。
还未见物,先见由侍婢相伴之客人。那是位衣饰登样的女客,年未及卅。虽已暮春,天气仍带寒意,她穿棉袄,宝蓝色的洋绉作面儿,里边是深红浅绿小袄,肘下露出一角南绣堆花天蓝手帕。外罩一件大襟坎肩,红青库缎面,红里子,镶鸭嘴章绒领儿。衣服上遍钉珐琅银扣。一身鲜妍却不失大家之风。
女客挽髻,略施粉黛,看来淡净。但以胭脂深抹朱唇,过于画龙点睛。
目不转睛的钱祖佑惊艳不已,延入内厅相见。女客婀娜致万福。坐定后,主人吩咐:「上茶。」
客人谦让:「不劳赐茶。」
果似来自大户人家,不知有何宝物?
仆人用盘子将茶端出。还有桂圆汤、藕粉糕、水晶糕、蓑衣饼等点心款客。
「天好凉」、「幸好没下雨」、「尊体没有违和么」、「茶好香」……之类寒暄后,女客步入正题了。
她端正身子,收敛双脚,褪入袖中的纤手亮出,徐徐打开那古色古香的锦匣儿。只掀一fèng,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