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宸妃海兰珠为什么受宠 > 第二十六章 谈判诚意(第1页)

第二十六章 谈判诚意(第1页)

清宸绝恋海兰珠传,第二十六章谈判诚意

看到济尔哈朗没有为我通报大清皇帝的意思,我知道如今必须要出示皇帝给我的信物了。舒悫鹉琻济尔哈朗是认得皇帝身上的信物的。他只有看到后才会慎重对待这件事的。

所以我从怀中取出了临走时皇太极给我的玉佩呈给了济尔哈朗,“王爷要看信物也可以,王爷可认识这个?”

果然济尔哈朗见了以后非常的震惊,他仔细辨认了一阵,不知可否的看了看我,“这,这皇上的玉佩是如何在道士您的手上?”

“王爷看到此物,如见皇上本人,所以请王爷尽快为贫道引荐,自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哦!”济尔哈朗点了点头,“此事非同一般,本王必须禀报皇上来裁决,我立刻派人快马加鞭通报此事,请周道士稍等!”

济尔哈朗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在我的手上有皇帝的贴身之物,这说明两点,第一我是皇太极的心腹之人,第二皇太极可能有什么事情托付与我,所以济尔哈朗为了谨慎行事,尽快的去禀报皇太极,那是最好的办法。

济尔哈朗也很纳闷我为什么会有皇太极的信物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很想知道,但是济尔哈朗是一个很会伸时度势之人,他知道皇帝的信物是不会随意交托的,若是皇帝亲自交托给某一个人,那么一定会有着什么需要保密的事情,所以一般人是不能去过问的。这就是济尔哈朗的聪明之处,他立刻叫人禀报周氏道士要面圣,洽谈关于明清两国的和平事宜。

没过几天盛京传来的了消息,皇太极要立刻面见我。看来皇太极对两国的和平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一接到密报,皇太极就下令马上接见,不得有误。

于是济尔哈朗又派一队护卫队马上出发送我去了盛京。走了一天一夜的路程赶到了盛京。没想到再次回盛京居然是这样的方式。这地方我太熟悉不过了。入了城,进了大清门,便有人来应接,跟随这迎接的人,我又一次踏上了崇政大殿的台阶。自从来到皇太极的后宫之后我第三次踏入崇政殿的台阶,第一次是偷偷地去看皇太极在崇政殿里办公务,却听到了有人告发德格类谋反之事。第二次我登上大殿是因为有人告我指使乌雅贪污敛财,所以我是作为被告者上殿去认罪受罚的,结果乌雅替我受罚。辛亏哥哥吴克善及时赶到才帮忙免了乌雅的罪。这第三次我居然成了别国的使者进入了大殿。崇政殿依然一片肃穆庄严,不仅皇太极高坐与大殿之上,旁边还有范文程、宁完我等大臣站与大殿两侧。这阵势不是没有见过,而是没有在这样的阵势前说过话。心中忐忑,却又只能硬着头皮上。

皇太极在高高的大殿上俯视:“听说你是从大明来的道士?大明真是要与我大清好合?”

我立马低头禀报:“启禀皇上,大明有意向贵国修好,特带来憡书一封,请皇上明鉴!”

我递上了从明朝带来的崇祯皇帝的憡书。皇太极看后轻笑了一下,“看来你们崇祯皇帝没有真心与我大清和好!”

我心中已经明白皇太极不相信的道理,这憡书上只是写了崇祯皇帝愿意与清国修好这样一个事实,但是没有写明具体议和的内容。就像有人说请客吃饭,可是到了宴客的时候却不摆出佳肴美酒,到底请人吃什么,没有!所以根本没有诚意。

这件事情九王爷他们也都已经考虑过了。但是崇祯皇帝就是不表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崇祯皇帝一直以收复辽东为己任。当然收复辽东是要有实力的,如今明朝打仗打不过大清,所以只好求和,但是崇祯有不愿意承认辽东成为清国领土这一事实。他自己不说,只是希望参与谈判使臣能够见机行事,尽量维护大明的面子。能争取到什么就争取。这就是崇祯皇帝的态度。

但是我不可能把这样的情况告知皇太极吧!所以只好左右而言之,“皇上切莫误会,大明的皇帝是有诚意与大清好合的。至于和谈的具体内容大明皇帝说,此刻商议,随时更改所以就不一一列下。”

此时,皇太极若有所思地说:“恩,那么就请道长说说这和谈的条件如何?”

这和谈的条件自然是越有利于己方就越好,照崇祯皇帝的想法是,最好清国撤出辽东地区,回到原来的建州,那就井水不犯河水。可是这可能吗?大清如今的国都在盛京就是在辽东境内,难道皇太极会把国都搬走?他不是脑子进水了,不可能答应的事情。所以承认既成事实的辽东归属大清这是和谈的最起码的条件。第二个条件,那就是休战一方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说赔款,比如说割地,最轻的也就是赔款。所以每年配给大清金银那是必须的条件,可是明朝国库空虚,拿什么来赔给清国呢?但是不赔款,谈判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至少得赔一些款项,让清国得到适当的好处,他才愿意休战。

所以我把这些条件向皇太极说了一下。皇太极皱眉纳闷了一会,说:“这明朝的皇帝真的是想和好吗?为什么我听着就这么没有诚意呢?若大明的皇帝真的想要和好,就请他写一封正式的国书,把内容写的再清楚一些。大明若真的想与我国和好,那也就罢了,若是还没有诚意,那就休怪朕不客气!今年春秋朕必有举动。”

嘿嘿,这皇太极,他若不说那些话,就不是皇太极了。这不是他嚣张傲慢,也不是贪财纵欲。他是一个谨慎的政治家,更是一个有魄力的军事家。在政治上他需要崇祯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这样在两国的和谈上才有真正意义的政治价值。在军事上他又占有主动性,他不仅告诉崇祯要打你,还告诉他什么时候打你,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

崇祯皇帝那一肚子的弯弯绕,对皇太极来说毫无用处。但是作为两国使者的我,切不可不顾及两个皇帝的尊严与不顾,自然也不能完全不顾及崇祯的面子,否则不但谈判被破坏,甚至还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我再次叩拜与皇太极面前,“皇上请能宽限贫道一些时日,让贫道把这件事情往上禀报,再来回禀皇上!”

“这倒不妨!不过朕希望你们明朝皇帝能及时回应,勿要拖延!”说完皇太极命退了朝。

众臣和我一起叩拜,欲转身退去。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喝令:“等等!”

重臣又回过头,我也转身心里纳闷。见皇太极依然端坐龙椅。叹了口气说:“没事,众亲退下吧!”

“于是大臣们又高呼万岁退去!”

皇太极突然走过来俯身说:“周道士且留步,朕有话要和你亲谈!”

我心中一愣,感到惊讶,甚至慌了神,难道皇太极看出了什么?我虽相信九王爷的易容术,但是也不否认皇太极的精明谨慎。

于是马上再次叩拜,却遭到了皇太极的阻止,“道士莫要再拜,快平身吧!朕想宴客于你,可否赏脸一聚!”

这皇太极不知肚子里打的什么主意。原本宴客使者,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如果两国交战,关系紧张的也有杀使者而后快的。当然杀使者根本起不到政治和军事上的任何作用,不过是摆明自己的态度而已,一个使者何其无辜。如今大明与大清其实正属于水火不容的状态。但是却正向这和平迈出了一小步,这是一个很微弱的变化,也是一很微妙的关系。那么皇太极要宴请使者,表明他什么态度呢?第一他有化兵戈与玉帛的诚意。第二他是想和使者套近乎,知道明朝的真是意图。

怪不得整个女真、整个草原都诚服与这位帝王,皇太极实在太能干了,但即使他这么能干,却从不大意,从不存侥幸心理。即使他夸口说大话,那也都是经过几推测和思考,绝不鲁莽行事。这就是皇太极。

这一次皇太极要宴请我,当我作为一名使臣。无论他究竟有没有看出我的破绽,但是到现在为止他没有一句言辞,一个神情表明自己有任何不满和不信。然而大凡宴请使臣那都是在正式的场合,甚至昭告群臣。但是这一次却不是,他是背着群臣,悄悄与我商量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实在是搞不懂,皇太极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但是我不能回绝,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贫道谢皇上的厚爱!”

皇太极见我答应了很高兴:“那就请周道士往大殿后宫一聚!”

这次皇太极请客,把我请到了后宫,而不是那个王公大臣的家里。当然了皇太极亲自请客,自然要到他自己的家里,后宫不就是皇太极自己的家吗?想到这里我也就不犹豫了,后宫里,那地方我可太熟了,闭着眼睛走一圈,也不碰着磕着,怕个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