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能让红军叔叔饿肚子!跟我走!&rdo;承先把小手一挥发出号令。这小手直指地主家,儿童团员理直气壮来到地主家翻箱倒柜,找出地主藏在地下和各处的粮食直接扛走。
有粮了,儿童团员连夜回家煮熟,冒着枪淋弹雨来到前沿阵地。
前方的红军将士听见来自身后的声音:&ldo;叔叔,水来了,快喝吧!&rdo;转身一看,孩子们那么小,却那么勇敢,他们光着脚跑了几十里路送来水和饭。
&ldo;叔叔,饭来了,快吃啊!&rdo;一个个稚嫩的声音传到耳边,他们将水和饭送到红军叔叔手中以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吃饱了有力气打击敌人。他们自己却大汗长流一口水也舍不得喝,全都留给红军叔叔。
红军战士起身接过水和饭,看到眼前的儿童团员手里拿着红缨枪,象是一支赶来参战的&ldo;特种兵&rdo;。红军战士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夸赞:&ldo;呵呵,小家伙!好样的!&rdo;承先和大家蹲在战壕边上拣子弹壳,直到红军指挥员说马上又要开战这里危险他们才向红军叔叔告别。
老区群众帮助家乡武装帮助红军都是自觉自愿,承先和儿童团员还经常帮助过往红军运送粮食,运送妇女们赶做的草鞋、布鞋,他们自己从没有穿过一双鞋。土地革命时期,儿童团员在家乡保卫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手持红缨枪坚守在村口站岗,放哨,查路条。
在家乡的土地上,人们常常听到儿童团员那稚嫩的童声唱共产儿童团歌,&ldo;准备了好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中国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哒哒哒滴哒滴滴哒&rdo;
儿童团歌诞生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它象战斗号角鼓舞着苏区的孩子们在炮火中成长,让红色的种子撒遍革命根据地。
威武雄壮的儿童团歌激励儿童团员的革命意志和战斗精神,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儿童团员与父辈站在一起,用稚嫩的肩膀挑起革命重担。
勇敢坚强的苏区红孩子坚决响应共产儿童团的口号:&ldo;准备着,时时刻刻准备着!&rdo;
第一节赶尽杀绝
在土地革命低潮时期,革命力量也并不强大,农村的革命形势更为复杂。老区常常为今天是苏区明天又沦为白区,国共两党拉锯似的反复争夺。
三○年春,黄陂的形势急转直下,白色恐怖再次来临。
国民党军队卷土重来,到处扬言清乡清共,要把共产党赶尽杀绝。土豪劣绅和地主武装到处捉拿捕杀农民自卫军、游击队员和赤卫队员,就连军烈家属也不放过,风声越来越紧,塔区各个武装组织也相继撤离,进入山里打游击。
仁仟和地下党也转移了,地下党组织就隐蔽在敌人的眼皮下。
在离黄陂县党部仅十几里的地方是一片乱岗坟堆,茂密的树林被大风吹的裟裟响动,落叶飘零在羊肠小路,半人深的草丛起伏不定更让偶尔经过的路人感到毛骨悚然。这里白天也少有人经过,夜晚更是一片无人区,越发显得阴森凄凉。
地下党转移到这里十分安全,他们困了就倒在坟头睡觉,渴了喝几口湖泊的浊水,饿了在荒山野坡上扯一把野菜,革命的乐观主义让他们并不觉得有吃住的隐忧。国民党部队每天在县城内外进进出出到处搜查,想不到地下党就在眼皮下活动。
国民党开始大规模清剿根椐地,地下党已充分估计到这次斗争的残酷性,仁仟也托人给妻子捎话,要她把母亲和孩子带走躲得越远越好。
承先的母亲得到消息后放下手的的活儿很快就收拾停当,家里穷得叮当响,她拿上讨饭的家什把几件破衣裳打成小包袱挽在手上。等待天黑尽后,承先的母亲走出门外看看四下没人,返身回去一手牵着六岁的小儿子一手掺扶生病的婆婆,一家三代人趁夜黑出了门。懂事的小承凯被母亲牵着小手一声不吭,他紧跟上母亲的脚步,病中的婆婆杵着棍子迈着一双小脚踩在高低不平的田梗上。
微风吹在身上,她们的心里拔凉。
仁仟托人捎话,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事情没有到严重的地步,他不会轻易这样做。
走到村口,老远就看见背枪的民团站在要道口,道路被封锁。老少三人连忙择回田间小路向另一条路口走去,不料这里也被封锁,大路小路都设了关卡,承先的母亲和奶奶心中大惊,晚了!已经走不出去,看这样子敌人马上要动手了!
承先的母亲心头一紧,丈夫是共产党员,大儿子是儿童团长,她知道,老少三人要是逃不出去留在家中一定会遭到地主的凶残报复。
返回家是万万不能,她和婆婆商量一阵别无它法,只有约上几个穷亲戚一起进山躲躲,躲出去一个是一个。承先的母亲就近敲开一家穷亲戚的门,里面的人已睡了,急促的叫门声惊醒了睡觉的人。开门的穷亲戚一看这老少三人逃难的模样就知道事情不妙,忙开口问道:&ldo;老祖宗,你这是怎么了?半夜三更的要往哪跑啊?&rdo;
奶奶跺着小脚神情激动的小声喊着:&ldo;快跑吧!我们一起进山躲躲,路口都被民团封锁,出不去啦!&rdo;
&ldo;啊?快!都起来!&rdo;穷亲戚一听也紧张了,敌人封锁得这么严,一定是要大开杀戒。连忙喊起全家人,农村的房子住得分散,东一家西一家相隔很远,根本来不及通知其它人家,两家人只好跌跌撞撞从小路到河边涉水过河躲进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