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东方老爷子的差距,无一个不是精品中的精品。这时候,东方老爷子看我居然拿起了茶具,看样子,相似是想要泡茶,立刻露出了十分感兴趣的表情,拿起桌子上面的茶叶,递到了我的面前。我微微一笑,接了过来,打开一看,轻声说道:“哦,原来是茗香铁观音啊!”
东方老爷子点了点头,十分疑惑我怎么知道这是茗香铁观音。为了给东方老爷子解惑,我捻了一颗茶叶出来,开口说道:“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茗香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这茗香系列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实为难得的茶叶佳品。”
看着东方老爷子被我说的连连点头,心里面不小心,得意了一把,然后便开始卖弄了起来。清清的烧了一壶水后,然后轻轻的把茶盅倒满,然后轻轻均匀的洗了起来,此乃洗杯,用意在于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只见我边洗杯边说道:“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染后看了一眼东方老爷子,似乎让我继续说下去。我无奈的一笑,把洗好杯的水,倒掉,然后拿起红泥炉和玉书锅,倒上泉水,边煮水边说道:“茶道,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而宋朝的时候,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斗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饮十服四种抹茶,分茶的“本非”和“水品”。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东方老爷子笑了笑,点头说道:“小家伙,有点意思。”
我微微一乐,然后看着炉子上的水,已经烧开了,于是端了下来,说道:“此乃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摄氏度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度左右。”说完,拿起专用的勺子,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然后注入了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等润好了茶,滤掉了所有的茶水,只留茶叶,然后拿起已经降到80度左右的开水,冲着茶盅,连续点了三下,溅出去三次不多的水。此乃凤凰三点头,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然后就是最后一个步奏,就是奉茶了。据说佛教传说中观音菩萨场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品”,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等完成了所有的步奏后,一盅泡好的茶,送到了东方老爷子的面前。
东方老爷子显然也是茶道中人,这修身养气的工夫,还真不是一般的好。看着面前这在盅内滚烫的茶叶,逐渐的沉了下去以后,才开始品起了茶来。这品茶,可是也有讲究的,要一看、二闻、三品味。这一看,是看欣赏茶中茶叶的滚动和沉落。这二闻,闻一闻茶香。这第三品味,才是真正的喝茶,去从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我看到东方老爷子品完了茶后,我笑着又开口卖弄道:“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道德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东方老爷子哈哈一笑,冲着我点了点头,然后也亲自泡了一边茶,送到我的面前,履行完了最后一道程序,便是谢茶。只见我接过谢来的茶,轻轻的皿了一口,发现不亏是极品茶叶,如口清香,回味无穷,仿佛正应着冬去春来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只见我品好了差,大笑道:“好茶,不知道老爷子,认为我的茶,泡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