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邱睿被带去和中科大高层商讨人才引进模式的同时,上京。
二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表情复杂地聚集到了位于西城区的能源局大门口。
他们中,有搞汽车制造的,有做储能行业的,但更多的,是从事电池制造业的。
别看从事的领域五花八门,共同点还是有的。
这些人背后的企业,全都是受全新固态电池冲击最严重的。
说是灭顶之灾都不为过。
从国家公布首座固态电池厂开始的这一周中,高层又下发了不少有关能源发展战略的布局调整方针政策。
其中最要命的,就是会大力发展以新型固态电池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储能等领域,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完成从原材料生产到电池制造与设备行业的产业升级。
政策看起来都是好话,但仔细分析一下,便会让已经被打入“传统”行业的企业不寒而栗。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的汽车市场,虽然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但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抢夺燃油车市场将会是不争的事实。
电池制造业也一样,就算全新固态电池的价格比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贵了一倍,但消费市场本就不是个理性的地方。
为了追求20%的性能提升,而宁愿多花一半钱的消费者比比皆是,就更不要说性能翻了七八倍的固态电池了。
倘若这种划时代的产品真的能大行其道,传统电池除了彻底沦为三流廉价产品外,根本没有活路。
有人可能会说,那你们跟着产业升级不就好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上述的这些领域,哪一个不是重资产,谁家没欠银行一屁股债,又上哪里去搞几十上百亿的资金做产业升级。
好,就算能忽悠出贷款来,可问题是,专利都是人家的。
自己投重资就当个代工厂,赚到的利润再被股东们一分,利息都还不上!
他们也承认新型固态电池巨大的技术优势,只是不明白,国家怎么敢如此押宝,为何会搞出这么多看起来会自断一臂的政策。
无奈之下,这帮人只能联合起来,集体跑到上京抗议。
不抗议也不行,搞不好哪天公司就他妈没了……
能源局楼上,局长常建业听完手下的报告,叹了口气。
该来的,终于是来了。
想着这一轮产业洗牌中,不知道会造成多少新老势力的更迭,主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常建业就是一阵头疼。
好在国家布局够早,已经有了完善的方案,应该能从容做好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并从中获取足够的利益。
尤其是目前这是全球唯一的量产型固态电池,技术壁垒极高,短期内都是独一份的存在。
海外的需求应该也不小,部分企业规模缩减带来的失业问题,也可以由新兴势力的扩张去解决,不至于造成不稳定因素。
如此想来,说不定真能在短期内,搞出一个“电池霸权”来。
所以无论如何,这场产业变革都是要搞的,谁也无法阻止……
想到这,常局长开口吩咐道:“小胡,请他们进来吧,就去大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