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黑闼惊慌地发现,原本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的士兵出现了松动,开始不断有人逃跑,很快,事态变得恶化,有士兵甚至抓了自己的军将去投降唐营。
这个变化出现得太快,快得刘黑闼没时间去找其中的原因。刘黑闼再次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在一天的夜里,刘黑闼起营向北逃去。
刘黑闼跑到了馆陶,这里有杨广陛下下令开凿的永济渠,在永济渠上,刘黑闼排兵布阵,准备背水一战。
兵对兵,将对将,决一死战吧!
怒火冲天的刘黑闼挥出了重拳,但拳落空了。
魏征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仅用一个口信就彻底击溃了他。
又一批俘虏被唐军放了回来,他们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ldo;脱下你们的铠甲回家乡吧,如果你们的妻子曾经被抓走,那不用担心了,她们已经被释放。此刻她们就在家门口盼望着你们的身影。&rdo;
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于征战沙场的壮士来说,永远都有不可阻挡的吸引力。
于是,刘黑闼的士兵又掀起了跑路潮。等刘黑闼逃离馆陶的时候,他的身边只剩下数百骑。也就是说,刘司令又成了刘连长。
不需要水淹三军,不需要截断粮路,不需要以命相击,魏征只用一些俘虏就完成了当年李世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达成的目标。大概从这一刻起,李世民就该记住魏征的名字了。
逃亡的路上,刘黑闼懊恼,愤怒,但更多的是困惑。
如果说上一次,刘黑闼还可以怪李世民不讲究的话,那这一次,他就败得太彻底,甚至有点莫名其妙,没有大规模的交战自己的军队就垮了,就如同两人比试,自己还没有拔剑,对方的剑就已经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自己到底败在哪了?
如果要找答案,魏征可以笑着告诉他:
兴败之理,尽在人心!
在辗转山东的那些日子,魏征观察着这混乱的世界,倾听着这人间的疾苦,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
天下久乱思治,人心厌战思定。山东尤甚。
在隋末唐初,山东是重灾区,也是反抗军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从当年王薄首举义旗以来,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十一年间,家园成废墟,田地变成荒地,乡人死于路途。
战乱带来的苦难已经够多,是时候让硝烟散去,让天下恢复平静。这是山东人的心愿,也是天下人共同的心愿。
于是,魏征只是向山东人展示了和平的曙光,就成功击败了叛变。
人心所向,如大水下流,只有顺而导之,不可堰而逆之。